2025-08-06 18:32:08
来源: 无
8月6日,在金华开发区汤溪镇九峰茶园,千亩茶树舒展着翠绿枝叶。茶垄上,采茶工人们操控着双人采茶机往来穿梭,发出机器的轰鸣声,不一会儿,一簇簇新鲜茶叶便在机器后方的收纳袋里堆得满满当当。“一台机器一天就可以采收一万斤茶叶,效率非常高。”汤溪镇节义村党支部书记邵文杰说。
去年,节义村引进悠悠茶叶厂,依托附近九峰茶园的生态优势,整合土地、技术和人力资源,形成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茶叶生产的全产业链,带动村庄走向共富。
“我们采用‘机械+人工’双轨采摘模式。”邵文杰介绍道,九峰茶园一年可采收四五季茶叶,其中,明前茶坚持人工精挑细选,用于高端产品研发,其余季节都靠机械化采收。从7月16日茶园启动第三季夏秋茶采摘以来,这样的忙碌已经持续了二十天。
上午10时,日头正烈,气温已经达到了32摄氏度,茶园的工人们依旧“全副武装”:草帽压得很低,毛巾围在脖颈间,长裤长袖严严实实裹住四肢。最惹眼的是他们身上那件“解暑神器”,迷彩空调服的后背鼓起了两个小风扇,启动时嗡嗡作响,将热气从透气网眼里往外赶。“这衣服救了命,不然早被晒化了。”工人曹四英边说边将采收的茶叶分装成袋,汗水顺着她被晒成古铜色的脸颊往下淌。
为了与高温赛跑,工人们凌晨四点便踏着露水开工,中午歇晌避开午后酷暑,傍晚再接着干到日头西斜。与此同时,饮用水、防暑降温药品也必不可少。
“相比往年,今天的天气还算不错了,七月台风带来几场雨,既给茶叶解了渴,也让气温降了些,我们的日子就没那么难熬了。”朱希岳是这支采茶团队的负责人。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忙碌了一个上午,他的衣服几乎湿透,脸上布满了汗水。“忙起来,一身湿衣服就穿到下工,我们挣的就是一份辛苦钱。”
朱希岳擦了擦汗水,扛起一袋装好的茶叶,准备送到停放在茶垄边的货车上。“这样一袋夏秋茶有80斤呢,春季茶因芽叶肥壮、结构紧实,同样的袋子能装填一百斤。”采摘下来的茶叶会被送到位于节义村的悠悠茶叶厂,经过一系列粗加工程序后,装车销往外地。
朱希岳是武义县李坦镇人,从事采茶农机服务已有七八年时间,从最初一台采茶机单打独斗,到如今拥有了采茶机、无人机、货运车的“全装备”团队,为武义、汤溪等地的客户提供除草、修剪、施肥、采摘等一条龙农事服务。“我们采茶也跟种水稻一样,都是靠天吃饭的行业。但机器能让我们在老天爷给的时间里,多抢出几分收成。”朱希岳笑着说。
按照采收计划,今年这片茶园还将迎来两季采摘,到了年底,还有一条生产线将整体搬到悠悠茶叶厂。“到时候不仅采收更方便,还能吸纳村里更多的老人妇女来厂里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邵文杰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