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东阳   正文

解码“从无到有”的横店奇迹——专访《横店创之道》作者刘正山

2025-08-06 22:23:59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罗钟炉 黄娇丽/文 包涵/摄

在横店集团创立50周年之际,今天下午,新书《横店创之道》正式公开发行。活动现场,《横店创之道》作者、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正山向记者讲述了创作背后的思考与感悟。

《横店创之道》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深入探寻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有关“社会企业家”理论、社团所有制、文化力、企业养生法、“水炸油条”等一系列经营理念,全方位阐释“横店奇迹”的发展逻辑。该书既是一部企业发展史,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生动样本,为构建中国气派的经济管理学术与话语体系,助力新时代民营企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具有鲜明特色的“横店方案”。

“横店是一个重大选题。”谈及当初把横店作为研究对象,刘正山说,这是他“学术生涯中的幸运”。他引用学术界的说法,“学术的尽头是选题,选题的尽头是运气”,他坦言横店这样的“重大选题”可遇而不可求。

“横店的起点可以用一个‘无’字概括——无资源禀赋、无区位优势、无工业体系、无交通便利。”刘正山说,“横店有句俗语叫‘出门看见八面山,薄粥三餐度饥寒’,说的就是横店发展落后、人民收入低的现状。”在《横店创之道》一书中,刘正山列举了横店集团50年来详实的数据对比,他感慨地说:“1975年横店的人均年收入仅75元,就是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地方,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到1994年,镇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200多元,提前实现‘小康’;2005年80%以上居民达中产标准,2018年90%以上居民感到幸福。这种蜕变,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更是一个值得破解的谜。”

创立于1975年的横店集团,经过50年的艰难创业与创新发展,培育出横店东磁、普洛药业、英洛华、得邦照明、横店影视、南华期货六大产融平台,成为“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一个典范;业务领域涵盖第二、第三产业,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世界磁都”“江南药谷”“影视梦工厂”。横店集团秉持“共创、共有、共富、共享”理念,不仅贡献就业、税收和驱动区域经济,而且焕新城乡风貌,厚植民生福祉,锻造自主品牌,树立独特价值范型。

刘正山说,正是这份“从无到有”的震撼,让他坚信横店的发展逻辑具有超越个体的价值——它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生动样本。

尽管认定横店的研究价值,创作初期刘正山也曾有过犹豫。摆在他面前的有两大难题:一是横店早已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汗牛充栋,想做出突破很难;二是横店集团产业太多元,横跨电气电子、医药健康、影视文旅、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远超一般学术研究的专业边界。领域广阔,很难把握。

刘正山说,关键时刻,横店集团董事长徐永安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从人的本质出发,想明白‘人’与‘社会’的关系,就理解了‘企业的本质’。”而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经过几十年沉淀的成型思想理论,也为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刘正山说,他最佩服的就是徐文荣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胆略魄力,以及实干创业的精神。徐文荣经常说,他自己一直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从来没有过“怕”字。为老百姓办好事,有什么好怕的?因为不怕,所以敢于向一切困难挑战。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没有资源,可以开拓资源。只要掌握了发展的奥妙,即使“一无所有”,也可以“无中生有”,最后达到“无所不有”,实现“应有尽有”。

1996年1月24日,《鸦片战争》导演谢晋在横店与徐文荣签约合作

那么,横店创之道是什么?横店创之道意义或者价值又在哪里?刘正山谈了他的理解:“如果说,横店经验,对于企业经营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具有参考价值、标杆作用和榜样意义,那么,横店创之道,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具有中国气派的经济与管理理论体系,为国内外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提供了一系列的原创性的思想和理论贡献。”

徐文荣

对于刘正山来说,四年的潜心创作,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更多人透过这本书,看到中国民营企业的创造力与担当,理解“横店奇迹”背后的精神密码。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