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首页内栏目  >  头条焦点图   正文

金华三地入选省级革命老区乡镇红色乡村振兴试点

2025-08-07 08:49:27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卢奕仿

日前,省乡村振兴局、省财政厅公布2025年度革命老区乡镇红色乡村振兴试点项目名单,全省共有30个乡镇(街道)入选。我市表现亮眼,占据3席,分别是婺城区安地镇、武义县桐琴镇和武义县大溪口乡。

根据政策,省财政对入围项目建设的地区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按照每个项目补助不超过300万元的标准实行因素法分配,由市县按照衔接资金管理要求,统筹用于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婺城区安地镇的红色乡村振兴试点项目聚焦革命老区乡镇建设,以红色研学为发展支点。项目计划对镇域内的红色建筑进行系统性保护与修缮,同时活化利用红色支部、兵工厂、红军洞等珍贵红色遗迹。在此基础上,将新建红色历史体验区、红色农耕文化区,并巧妙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元素,全力打造婺城区“南山星火”红色研学教育基地。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2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余个,有效带动附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武义县桐琴镇的红色乡村振兴试点项目重点实施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与革命老区非遗传承发展两大行动。一方面,开展陈哲朝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建设,打造集教育、展示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系统陈列桐琴镇红色根脉发展历史,大力宣传红色革命精神。另一方面,以“婺窑薪传”产业振兴共富项目为驱动,充分挖掘和发挥桐琴镇古窑遗址特色,着力打造“桐川婺州窑非遗体验中心”,推动婺州窑这一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创造50多个就业岗位,并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庄共同增加收入。

武义县大溪口乡的红色乡村振兴试点项目以革命根据地山下鲍村为主阵地,聚焦红色文化保护和挖掘。项目着力打造革命根据地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革命岁月生活体验中心,设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和红色研学路线,并开发古村落红色特色文创产品和革命老区品牌特产。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辐射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带动农产品销售、民宿、餐饮等行业收入。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传承与致敬,更是通过创新性开发,将红色基因转化为驱动老区发展的强劲动能,为当地群众铺就一条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致富新路。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