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15:08:15
来源: 无
暮色四合,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求真路与荷花北街交叉口的“城西之心不夜城”华灯初亮,280米长街宛如一条璀璨银河:160余个摊位依次排开,烤串的焦香、火锅的麻辣、糖水的甜腻,交织成浓浓的烟火气息。
这个于7月27日正式开街的夜市,试运营时便火爆异常——日均四五万客流在15米宽的通道里往来穿梭,日常客流也稳定在一万以上。从傍晚五时到午夜,川流不息的人潮便为这片街区注入蓬勃生机,勾勒出义乌夜经济的生动画卷。
作为城西最大的夜市,以其“免租金、仅收管理费”的政策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120家小吃摊与40家生活百货摊位错落有致,配备的自来水、垃圾分类设施、公共卫生间及6处水电点,让这里的环境足以媲美城区的网红夜市。
在夜市的喧嚣中,每个摊位都藏着鲜活的奋斗故事。广西桂林夫妇蒋龙博和邵有燕的特色烧烤摊位是整条街规模最大的,摊旁帐篷内常常坐满了人。蒋龙博手持长勺,将熬得浓稠的金汤淋在汪刺鱼上,浓香四溢;邵有燕在烧烤台前飞快记单,笔尖在菜单上跳跃;一旁的徒弟翻动铁签,肉串滋滋冒油,火星映亮他们专注的面庞。
“我们这有烧烤、炒菜、地摊火锅,招牌有金汤汪刺鱼和香味辣子鸡等,融了川湘赣风味。”蒋龙博擦着额角汗珠笑言,他曾是五星级酒店副厨师长,已从事餐饮27年。2010年,他拖着一台冰箱、一个炉子开始闯荡,如今已在义乌何麻车、杨村、宾王等多个夜市开出8家连锁地摊烧烤,带着自己的亲戚、徒弟共同创富,甚至打造了自己的“龙邵餐饮”品牌,而城西正是他们奋斗的新起点。
来自哈尔滨的界秀伟则带来东北的家乡味道。油锅里,锅包肉“咕嘟”翻滚,金黄酥脆的外壳裹着琥珀色的糖醋汁,香气扑鼻。“里脊肉得切匀,淀粉糊得恰到好处,料都是哈尔滨老家的秘方。”他一边翻锅,一边掐算着油炸时间。每天上午十点,界秀伟便开始备料,用本地食材还原那口酸甜脆嫩的东北味,“第一天带了30公斤肉,晚上十点就卖光了,好多人吃了第二天又来光顾。”
界秀伟告诉记者,他头回闯南方就直奔义乌而来。十几天前,他在抖音上看到夜市招商,自己本身从事餐饮,做得一手地道的东北美食,于是夫妻俩就从哈尔滨赶过来,支起摊位开始了在义乌的创业。界秀伟认为南方的食客懂吃、爱尝鲜,机会也多,“我计划在这安家,把东北味道扎根义乌。”
长长夜市,也有不少是刚从“野摊”转型而来,46岁的河南人龚国旗便是其中之一。他曾在工业区里摆了三年手工水饺、河南烩面的“野摊”,甘苦自知。前不久,他通过城管报名入驻夜市,眼角的笑意藏不住:“以前摆野摊,得自己备水和蓄电池,不稳定也不方便。”如今,夜市水电都有供应,着实让摊主方便不少。
“不少老顾客都从野摊跟到这里,说在这热闹又安心。”龚国旗忙碌不停,一旁沸水里,手工水饺翻滚冒汽,旁边的凉拌菜香气扑鼻,直把老顾客从工业区“勾”回摊前,“更难得的是这安稳的感觉。”
“这附近工业区和村社路边野摊比较多,我们通过规范管理,将路边经营引导到夜市经营,既解决了城市管理难题,也为工业区员工提供了下班后生活消费的好去处。”城西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在企业座谈会上,有业主提出工业区附近缺乏生活和商业配套,对员工就业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城西街道在实地调研和考察后,将荷花北街跨境电商产业园旁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委托第三方运营团队城西之心商业管理团队规范化运营,采取“免租金、仅收管理费”的模式,一方面培育“夜经济”商业场景,服务辖区群众;另一方面,“疏堵结合”引导“野摊”摊贩规范化经营,提升辖区面貌。
城西之心夜市负责人龚松豹介绍,接下来,该夜市计划每月举办特色活动,未来还将延长200米街区,引进更多全国爆款美食,对标三挺路、青口等知名夜市,进一步提升夜市的品质和知名度。
夜色渐浓,九点、十点的高峰时段,摊主们忙着翻锅、打包,食客们端着美食穿梭其间。这280米的烟火之地,蒸腾着热辣的生活气息,承载着创业者的奋斗梦想,在义乌的夜色中愈发闪亮。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