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8 18:53:29
来源: 无
时间过得飞快,暑假已经大半,进入8月,我市各地纷纷举行新教师岗前培训等学习、研修活动。新教师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岗前培训是开端是启程,而后续在课堂实战、教学科研与家校合作等方面的磨炼成长,才是更真实更有营养的。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看到正能量发挥正能量,有目标有规划更有行动力成长力……我市各地各校多措并举,持续赋能新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帮助他们更快更好更优地长成骨干、中坚,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和学校、家长、老师喜爱的模样。
让科研成就一线教师的幸福生活
“阅读和写作应该成为每个老师生活、生命的一部分。阅读是与大师对话、经典对话,写作是反观自己的捷径。阅读、写作的厚度和广度,决定了你的高度和深度。”
“获奖仅仅只是副产品,教师成长的目的是更好地教学,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生。如果光光为了成长而成长,便是本末倒置了。而规划、实践、反思、写作,是教师成长的加速器。”
8月3日,在永康市新教师岗前培训活动中,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永康市教科所主任倪静川带来《让科研成就一线教师的幸福生活》专题讲座。她聚焦“科研赋能教学实践”主题,结合自己从教多年的工作经历与内化升华的执教感悟,聚焦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实践创新,为台下540多名新教师搭建立体化成长框架,助力新教师们实现专业发展与育人效能的双向提升。
倪静川结合20年小学语文“大读写单元”教学的探索历程,通过真实案例阐释,为一线教师如何用科研推动自身的专业成长、服务于教育教学提供可借鉴的范式。她强调,教育科研应扎根教学现场,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痛点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最终以成果反哺课堂,真正让科研成为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双向助推器”。
倪静川倡导“创造性解决问题”,鼓励大家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帮助自己快速胜任教学岗位;同时强调“规划——实践——反思——写作”四步曲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她希望新老师们“蒙以养正,圣功也。养语言之根基,养思维之根基,养审美之根基,养德行之根基”;呼吁新教师们努力成为“明师”,立足当下为学生明日奠基,顺应教育规律,实现学科知识与育人的双向成长。
新教师钱晓芳表示,以前对于科研的理解,认为是一座我难以靠近、也难以翻越的大山。听完倪老师的课后豁然开朗:原来科研便是教学的一部分,它服务于教学、来源于教学,最终回归于教学,并不难也不遥远。倪静川还有一句话对她大有触动:“为什么苦苦追求(教坛新秀等)却求而不得?因为太想要了。别把自己看得太重,放下,才能飞翔!”
新手教师的五项修炼,长成“大树”的五个要素
8月4日,义乌市700多名新教师在市教育研修院参加岗前培训,为期5天的培训采用专家引领、交流反思等形式,围绕教师礼仪、教学规范、AI赋能教学、职业规划、安全教育、家校协作等专题展开,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为讲政治、守师德、懂教育、擅教学、会科研、能管理的优秀教师。
金华市荣光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吴小军在《新手教师的五项修炼》中提到:修炼一“关爱每个孩子”是情感基础;修炼二“上好每一堂课”是专业体现;修炼三“在反思中提升”是自我完善;修炼四“在学习中成长”为知识保障;修炼五“保持身心愉悦”是持续条件。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用心的事情坚持做,你就会成为名家;成就的事情终身做,你就会成为大家。”吴小军跟新老师们分享,“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了大树,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他随后以“大树的启示”再提出五个关键词:一是时间;二是不动;三是根基;四是向上长;五是向阳光。
其间,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方青为新教师成长做心理健康讲座《直面内心的不安》,金华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吴惠强带来家校沟通讲座《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共同体建设的思考》,金华教育学院教师杜祖平主讲《文生万物:DeepSeek等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思考及场景策略探究》,义乌市教育研修院退休教师金佩庆做生涯规划讲座《不要活成自己当年讨厌的人》……往届优秀新教师代表做的经验分享,很接地气也很共情。
主办方还为785名新教师送上成长书籍,像《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你的第一年:新教师如何生存和发展》《如何调动与激励学生:唤醒每个内在学习者》等。
来自北京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方思仪作为新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体会,表示将珍惜此次培训机会,快速适应角色转变,保持“空杯心态”,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岗前培训是自身成长的一个很小但又很重要的篇章,接下来,他们将按相关要求参加各项研训活动,围绕“理论学习、政治思想与师德修养、德育能力、教学技能、科研水平”等五个维度,分学年有序完成培训任务,在义乌这片教育热土上扎根成长。
新老师如何更好成长?三位知名劳模精彩启蒙
2024年8月23日,金华市教育工会曾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专题宣讲会暨市区新教师入会仪式,180余名去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聆听报告,受益匪浅。
报告会上,全国劳动模范、金东区教体局副局长、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方青讲述了自己乐于工作、勤于工作、善于工作,用“三个坚持”践行“爱的教育”的追梦育人故事。
方青从教38年,从一位普通农村老师做起,2007年至今先后成为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提出不少惠及众多老师的议案与建议,并受到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接见,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金东区实验小学也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爱的教育’是什么,是智慧、平和与幸福,是温暖、建构与改善,是从‘小我’到‘大我’的持续提升与幸福感获得感。”
从2010年到金东区实验小学开始,方青就给老师们“每天一个故事”的精神早餐,鼓励教师团队“自主生长”;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践行“爱在每一天”“爱的拥抱”;向新生家长承诺“不收取不索取”,开放个人手机、随时接收家长的建议与意见,每月给家长写一封信,让家长孩子“干干净净”上实小,因为“没有人会拒绝捧着爱心而来的我们”。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师婺外教师程欢,以《第二座山——为“教书育人”找到意义》为题,以简练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自己从教15年来,从征服“自我之山”到攀登“第二座山”的探索历程,希望新教师们持续磨砺自我、超越自我,稳步朝着“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优秀教师的目标迈进。她指出,教师需将自身的能量广泛辐射,与同行积极分享教学经验和创新方法,携手探索教育新路径,共同实现成长进步;同时要与家长保持积极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金华第一中学工会主席楼松年以《教育之路,你我同行》为题,为新老师们答疑解惑、加油打气。他勉励教育后浪们,要师德立身,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转换角色,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大先生”;勤学笃行,做教学创新的探索者;总结反思,做新时代“五有”好教师。
他鼓励年轻教师扮演好几个角色:要做“开心果”,“亲其师,信其道”;要做“小蜜蜂”,勤于学习,博采众家之长,站在他人和巨人肩膀上;要做“关键先生”,抓住关键事件、关键机会表现和绽放自己,加快自我成长进程;必要时还能够做一个“静默者”,面对喧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低调。此外,他还给“五有”好教师成长提建议:一要有目标,二要有计划,三要有行动,四要有成果,五要有反思。
专业来自不懈努力,成长源于厚积薄发
金师附小就是这样的优秀代表,学校这几年持续推出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实实在在“托举”每一个努力且善良的金师后浪。
2025年5月6日晚,金师附小新青年教师们齐聚一堂,开展以“红五月,我遇见的正能量”为主题的新青年教师宣讲会。陈锐参评教坛新秀过程中,感受到了九中陈睿婕倾囊相助的正能量;胡昕仪从教5年,仇舒颖等三位同事的点滴善举照亮了她的教育之路……老师们纷纷感慨,这场宣讲会如同一面镜子,让大家得以静下心来,回忆、记录身边那些平凡却闪光的温暖故事,更点亮了大家的心灵,激发了大家向正能量靠近的决心。
成长源于规划,目标引领发展。在青年教师张娴洁、池宇欣等看来,学校这几年为他们成长所开展活动、开辟路径是清晰可见的:
2023年8月22日,开展以“成长的模样”为主题的金师附小新青年教师成长规划畅谈会,20位新青年教师畅谈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想成为的模样以及自我成长的优劣势;
2023年9月25日晚,开展“用‘做’达成我们的模样”为主题的新青年教师成长规划落实情况交流会,新教师们畅谈开学一个月来为实现成长规划的目标所付诸的行动;
2024年1月22日晚,金师附小举行“我向师父学本领”新青年教师分享会,青年教师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应对,师父们畅谈结对共成长的故事;
2024年6月28日,开展“2024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32位教师依次向学校和师父们报告一学年来的专业成长情况……
金师附小党总支书记俞正强每次都会在场,认真聆听悉心指导,听完也总会做出温情而有力的“回响”:人世间最美好的莫过于“成长”,比人的成长更重要的就是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和正能量的榜样相处,一定是一件有收益的事情。一个会成长的人一定是心有所感、脑有所思,并且“感”在正道上,“想”在理路上,有情有义的成长就是善良和努力的表征。他希望新青年教师把握重要成长期,成长成好的模样。“人”先成长,再成长“专业”,把孩子的成长当作教育起心动念的起点和归宿。
俞正强多次指出,老师有三重境界——“教工”“教匠”“教师”。何为“教师”?是一群有道有惑亦有业的教师,可以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处理地非常通达。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腾空而起的,必须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走,用“做”达成自己的模样。他经常勉励青年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要先学会参照身边的优秀对象,再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时间做到备好课、读好书。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