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锐评   正文

金云评丨打破时空壁垒,重塑服务体验——看我市如何以“三维创新”领跑政务改革

2025-08-11 10:51:53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胡哲南

在数字化政务服务加速发展的当下,如何让政务服务更贴近民心、更符合民意,成为各地政府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

我市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三维发力”——构建全方位自助服务网络、锻造高素质政务服务队伍、推行全天候服务机制,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政务服务改革的首要维度,在于构建一个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自助服务网络。我市打破传统政务服务场所的局限,将自助机延伸至园区、商场、医院、车站等高频需求区域,形成“政务+生活”的深度融合模式。这一布局不仅填补了非工作日和8小时外的服务空白,更让政务服务如影随形,真正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同时,线上服务的优化同样不可或缺。通过“浙里办”等平台,我市上线了政务服务办理网点电子地图,让群众能够直观查看自助机位置、可办事项及营业时间,精准导航至最近的服务点。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既发挥了自助机的便捷性,又借助了互联网的广泛覆盖性,共同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政务服务网。

自助服务网络的构建,离不开高素质政务服务队伍的支撑。我市深知这一点,因此将提升办事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现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办事员全员覆盖,持证上岗率高达91.73%,部分地区甚至达到100%。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办事员的专业素养,更为政务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同时,我市还注重考训结合,定期更新业务培训教材和礼仪培训视频,确保办事员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最新业务知识。这种持续的学习和提升机制,让政务服务队伍始终保持活力和竞争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政务服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针对“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痛点,我市推行了午间、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全天候”错时延时服务模式。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服务时间的空白,更让群众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办理业务,真正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的温暖和贴心。

此外,我市还通过首问责任、一次告知和容缺受理等便民机制,以及助老、助残、助困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的质效。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群众办事“多次跑”“不会办”的问题,更让政务服务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温度。

我市政务服务改革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改革之路永无止境。接下来,我市应继续深化自助服务网络布局,加强政务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全天候服务机制,同时探索更多创新服务模式,让政务服务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和福祉。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