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社区   正文

面对诈骗,金华民警“道高一丈”

2025-08-12 08:31:36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季俊磊

这两天,市公安局江南分局三江派出所民警金科火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网等央媒纷纷为他点赞。此前,他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赶赴现场,化身“儿子”智斗诈骗分子,将原本已经被骗走的钱款悉数追回。有网友留言:“与骗子斗智斗勇的人民警察,真棒。”

我市基层民警智斗诈骗分子的案例不在少数。有些民警反套路与诈骗分子斗智斗勇,有些民警将计就计智擒诈骗分子,还有些民警巧用方言追回钱款……近年来,冒充企业主、公检法人员、电商客服等电信网络诈骗案例高发,金华公安持续优化打法战法,在预警拦截、精准打击、宣传防范等方面协同发力,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角色扮演”追回钱款

“其实就是正常的反诈劝阻工作,没想到能引发这么多关注。”昨天,金科笑着告诉记者,这对基层派出所民警来说是家常便饭,“帮老百姓挽回所失,当回儿子又何妨”。

那天,三江派出所接到辖区某邮政银行报警求助,称工作人员在处理一起转款业务时发现客户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在所内值班的金科随即赶赴现场。到达现场时,当事人马女士已向对方转账1万元。

原来,马女士此前收到一条抖音好友的消息,对方表示可以带她投资店面,在对方的一再介绍下,马女士心动不已,立即进入微信群并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将1万元定金汇给了“助理”。

“当时她还要再转4万元。”金科随即对马女士进行反诈劝阻,“对方一定是骗子,你这4万元打过去就是打水漂”。

“你加我微信,然后把我备注成你儿子,我给你发消息说急用钱,我们尝试去把钱‘骗’回来。”金科急中生智,用反套路与诈骗分子斗智斗勇。在金科的指导下,马女士编辑好一段话发给“助理”:“我想了解一下有没有更好的项目,目前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收益不是特别可观,1万元钱能否先退给我,我儿子有急用要微信转给他,我现在在银行,等下再汇给你。”

见对方迟迟不回消息,金科又让马女士拨打对方的微信电话。“你就按照我的意思跟他讲,想继续了解中级或者高级的投资项目,给他一种你可以给他更多钱的感觉。”现场,金科揣摩着诈骗分子的心理,为马女士出谋划策。为了增强可信度,金科还用“儿子”身份与马女士聊天,并将聊天截图发给对方。

经过近半小时的反复拉扯,想着放长线钓大鱼的骗子也上钩了,分两笔退回马女士之前转过去的1万元钱。“退回来了,钱退回来了。”现场,大家都很高兴。确认钱款到账后,金科协助马女士退出了群聊。

马女士说:“要不是你想出这招,我的钱就真没了,这出戏演得太机智了。”


将计就计上演“反诈伏击战”

近年来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办案民警的反诈手段也同步更新,有时劝阻和抓捕同步出击,将计就计上演“反诈伏击战”。“快一秒,再快一秒!快一步,再快一步!”这是市公安局婺城分局城中派出所民警陈向东在追回35万元被骗资金并成功抓获嫌疑人后的体会。

不久前,市民方先生来到城中派出所报警求助,称自己投资虚拟货币被骗35万元。得知事情原委后,城中派出所值班领导汤善棋、民警陈向东立即根据方先生提供的线索展开调查,最终发现犯罪嫌疑人从某茶馆离开后,坐上一辆网约车准备离开金华。

情况紧急,如何迅速挽回损失?“拿到网约车司机的联系方式后,我们第一时间拨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用方言表明身份。”陈向东说,卢师傅在他们的指导下,一边按原定行程驾驶车辆,一边与民警沟通配合稳住嫌疑人,为抓捕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次日凌晨1时许,卢师傅再次收到民警用方言打来的电话:“不要紧张,往出口开去,卡点已经设好了。”最终,在民警、高速交警、司机卢师傅的默契配合下,嫌疑人韦某被成功抓获,顺利追回35万元钱款。

类似情形发生在兰溪。此前,兰溪市公安局云山派出所接到线索,辖区居民王先生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对方是骗子,千万不要相信。”民警当即拨打王先生电话进行劝阻,王先生坚信自己未受骗,直接挂断电话。民警再次拨打电话时,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值班民警立即前往王先生家中,将其带回派出所进行劝阻。与此同时,民警继续与诈骗群内的“投资老师”进行交流,最终将计就计约好指定地点进行现金交易。办案民警说:“我们提前赶到约定地点,守株待兔,将嫌疑人成功抓捕。”


正面交锋和骗子“抢人”

“所谓狡兔三窟,我觉得这是对电信诈骗分子最好的形容。” 对于常年和诈骗人员周旋的市公安局婺城分局新狮派出所反诈民警刘祺来说,诈骗分子就像狡猾的兔子,要与其斗智斗勇。

不久前,婺城区一居民报警,称诈骗分子冒充“银联客服”打电话来诱骗老人转账,刘祺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是派出所的民警,你叫什么名字?工作单位是哪里?身份证号码多少?”刘祺与骗子隔空对峙,连发三问,对方见骗局败露,仓皇挂断电话。

“战场变了,对手变了,但守护社会安定的责任不会变。”作为从部队转业的反诈民警,刘祺的目光聚焦在手机屏幕间,从蛛丝马迹中识破骗局。

“最紧急的情况莫过于系统预警到事主已经有过向涉诈账号转账的记录。”不久前,诈骗分子以发放“国家扶贫款”为名诱骗周某提供银行卡信息并操作转账。刘祺迅速出击,和银行工作人员合力劝阻两个多小时,成功让周某避免沦为电诈“工具人”。

“和骗子抢人。”刘祺这么形容自己的工作。像周某那样被骗子深度洗脑的事主并不少见,要把他们从骗局里捞出来并不容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属于新型犯罪,作案路径基本都在网络上,追索真相的途径与传统刑事案件完全不同。”刘祺说,电诈案件越来越像是在网络技术的密林里与犯罪分子博弈。

采访时,不少反诈民警坦言,跟诈骗分子的“赛跑”始终处于“道高一尺魔追一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胶着状态。线索一来,电话一响,他们就知道,要一刻不能耽误地去和骗子“抢人”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