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07:11:03
来源: 健康金华
日常生活中
不少人会发现身体某个部位
忽然冒出来一个“小凸起”
忍不住想挤掉或抠掉!
问题来了
“小凸起”究竟是什么?
能不能自行处理?
是否存在健康隐患?
遇到以下5种情形
千万别“手贱”!
疖
医生提醒
疖早期未化脓时可采用热敷的方法辅助治疗,一旦化脓,切不可用手去挤捏,尤其是鼻翼和上唇部位的疖肿,这里血管和淋巴管丰富,直接与颅内海绵窦相通,如果挤压不当,可使细菌沿血行方向进入海绵窦,形成含菌血栓,引起颅内感染。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医生在肿胀部位切个小口,把脓液放出来即可。
脂肪瘤
医生提醒
脂肪瘤如果没有明显增大,可以选择定期复查,无需系统治疗。平时应注意清洁,不要去揉搓刺激脂肪瘤,以免感染。若瘤体较大,影响美观或出现疼痛等情况,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但切除后有一定复发概率。
表皮样囊肿
医生提醒
如果发现身上长了表面有小孔样结构的皮下肿块,应当考虑表皮样囊肿的可能,不要自行挤压,若囊肿出现明显增大、红肿、疼痛,建议及早就医,可通过激光、手术去除。
毛母质瘤
医生提醒
其临床表现与脂肪瘤等较为相似,因此早期的超声诊断尤为重要。治疗方法通常以手术切除为主,复发率较低。
瘢痕疙瘩
医生提醒
虽然大多数瘢痕疙瘩是良性的,但极少数情况下,它们可能是恶性肿瘤(如瘢痕癌)的早期表现,应尽早就诊。轻度至中度的瘢痕疙瘩可以通过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纤维组织的增生。较大或影响功能的瘢痕疙瘩,可以通过激光、手术进行治疗。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