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08:09:02
来源: 无
暮夏午后,我与老伴驾车入雅干村。村子静卧南山脚下,一条澄澈小溪穿村而过,水底卵石可数,空气中满是潮湿草木香。
雅干村因溪得名,梅溪下游东南支流汇入处原称“下干溪”,金华方言中“下”音同“雅”,便成了“雅干溪”。
刚至村口,“哗哗”水声入耳,如不成调的哼唱。蹲在溪边,细沙随水流翻涌,红鲤鱼贴着卵石游过。老伴撒入饼干碎,红鲤鱼瞬间聚拢,尾鳍拍水溅起水花,争抢模样野趣十足。这让我忆起儿时外婆家的溪流,夏天光脚摸鱼捉虾,清凉溪水漫过脚踝,蝉鸣都变得清甜。没想到在雅干,竟遇见了一模一样的清凉。
老伴笑说:“这些红鲤鱼比城里的锦鲤活泼多了。”可不是吗,不用应付游人刻意的投喂,活得多自在,连抢食的样子都带着股野趣。
几位老人坐在廊亭,粗陶茶碗里茶叶舒展,茶香与溪风交融。蓝衫老爷爷摇着蒲扇讲述,对面老奶奶剥着毛豆笑开了花。戴草帽的方老伯招呼我们坐下,倒上野茶,入口微苦,咽后回甘。
“这溪养活了雅干几代人。”他望着溪水,“早年没自来水时,淘米洗菜、浇地灌溉全靠它。天旱时上游水库放水,鱼长得格外肥。”雅干溪发源于婺城区与武义县交界的螺蛳坪,全长14.91公里,穿7村入梅溪。旁边老奶奶接过话:“前几年‘五水共治’,溪岸修了廊道,种了垂柳紫薇。”她指着需两人合抱的樟树说:“我嫁过来时它就这么粗,如今枝丫伸到对岸了。”
树下孩子们逗鱼钓虾,羊角辫小姑娘用荷叶接溪水,水珠晃悠悠映着笑脸。微风吹过,藤蔓作响,柳叶落水惊散红鱼,转瞬又聚拢,像在捉迷藏。
行至村尾,溪水拐弯成潭,潭边石磨布满青苔。大娘蹲潭边捶衣裳,木槌声与溪水声应和如古谣。“洗衣机有,但溪水洗的衣裳晒后有清香。”她笑着说。衣裳荡开涟漪,红鲤鱼围过来,大娘不赶,只顾捶打,泡沫漂远引鱼追逐。阳光洒在大娘白发上,身影与石磨、溪水、红鲤鱼构成水墨画。
老伴说:“住一天吧。”我望着夕阳余晖,点头应允。这里时光放慢,能看柳叶落水,数红鲤鱼泡泡,日子如溪声平仄,不紧不慢。
夜里,溪声如摇篮曲。月光洒地,我想红鲤鱼、老人们许是同我们一样,伴溪声入眠。清晨,鸟鸣唤醒我,溪边晨雾如纱,红鲤鱼似在云中游。老人坐廊下捧茶望溪,见我们来,戴草帽老人说:“雾是山给溪披的衣裳,太阳出来就收走。”话音刚落,阳光穿透晨雾,雾缓缓散去,红鲤鱼欢快追逐。捶衣声、鸟鸣、溪声交织成晨曲。
离开时,我回头望,雅干村隐于南山阴影,溪水如银带环绕,廊下老人摇着蒲扇,溪声似在说“常来啊”。我们定会再来,因这里有柔化时光的溪水,会打招呼的红鲤鱼,廊下茶香,还有溪声里生活的本真模样。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