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教育   正文

“00后”萌新教师的暑期日记|林艺:奶油香与海岛风交织,藏着课堂“甜咸配方”

2025-08-14 19:52:57

来源: 无

作者: 林艺

【人物名片】林艺,出生于2002年,金华市湖海塘小学语文教师,毕业于长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这个暑假,我选择让脚步慢下来,双手动起来。在面粉的微尘与海浪的咸风里,我触摸到教育的另一种温度——它不在讲台的方寸之间,而在生活的烟火与自然的辽阔之中。当烤箱的暖意与海风的清凉交织,我仿佛看到,知识不仅是课本上的铅字,更是揉进面团里的专注,是织进渔网里的智慧,是生活本身教给我们的最动人的一课。

奶油香甜,揉进教育的温暖配方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烘焙室的玻璃窗,黄油融化的香气就漫过鼻尖。暑假里,我特意报了烘焙课程,不止为学一门手艺,更想琢磨如何把“动手”的乐趣带进课堂。称量面粉时紧盯电子秤的精确,像极了数学课孩子们测量物体时的模样;打发奶油时手臂酸到发酸仍坚持搅拌,让我想起带领孩子们做手工时,鼓励孩子们的话语:“温和而坚定”。

当第一炉曲奇带着焦香从烤箱取出,看着面团在高温下膨胀成可爱的形状,我忽然有了灵感:也许新学期的惊喜作业可以是做一次烘焙。让他们亲手称量材料、揉压面团,在等待烤箱“叮”声响起的过程里,感受“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那些烤得不够完美的饼干,恰好能教会他们接纳不完美的成长;分装点心时的分享,更藏着合作与共情的密码;而奶油的甜香里藏着的,是我们“00后”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新思考——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手把手教孩子们热爱生活。

海岛风吟,为课堂收集浪花与渔歌

八月的风裹着咸湿的气息,我带着行李箱,本次疗休养的目的地是嵊泗。课本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境,终于要在海的涛声里有了具象的模样。

踩着细软的沙滩走向码头,浪花在脚边退去又漫来,像极了课堂上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提问。岸边渔民正弯腰整理渔网,网眼在阳光下闪着细密的光,我蹲在一旁看他将渔线打结,粗糙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忽然想起一年级教孩子们学系鞋带时,娃娃们一个个认真的模样。“这渔网要织得匀,鱼儿才跑不了;做事也一样,踏实才能成。”老渔民的话让我笔尖一动,赶紧记上——这正是给孩子们讲“认真”二字最好的素材。

傍晚坐在礁石上看日落,夕阳把海面染成金红,远处归航的渔船拖着细碎的波光。小时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就很喜欢这篇文章,突然发现嵊泗的渔港也同样藏着“物产丰富”的答案:码头上刚卸下的梭子蟹张着螯钳,水灵灵刚捞上来的贝类吞吐着水泡,渔民们正在分拣海鱼,空气中飘着海产的咸、腥。这些鲜活的画面都被我装进手机相册,想着开学后用它们告诉孩子们:“课文里的‘物产丰富’不是阅读理解的答案,而是藏在生活里被发现的秘密,就像上学期我们亲手在学校送春天时种下的种子,长大后也会开美美的花。”

烘焙教会我的,是如何带着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自信;嵊泗的海浪与渔歌,则让我更懂得“生活即教育”的深意。当劳动的乐趣与自然的智慧都装进课堂,新学期的讲台,或许要生长出更生动的风景。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