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乡约   正文

凌晨采姜忙 物流通全国 三合村老手艺种出“新钱景”

2025-08-15 15:30:59

来源: 掌上永康

作者: 通讯员 曹润鑫 程卓一

连日来,永康市唐先镇三合村的五指岩生姜逐渐成熟上市。

该村是当地特产五指岩生姜种植基地,一个关于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的传说,为它披上神秘色彩。如今,这株传承数百年的“仙草”正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通过党建引领、产业链整合和政策扶持,三合村将传统小农种植发展为年产值超20万元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共富工坊”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凌晨四点,星光还未褪去,三合村的农田里已热闹起来。村民们早早起床,借着头灯的光亮摸黑采摘五指岩生姜。刚采下的生姜带着湿润的泥土,空气中弥漫着辛辣清新的姜香。“今年种了500斤姜种,亩产有1.5万斤!”村民成元兴抹了把汗,脚边堆满带着泥土的新鲜生姜。为确保品质,采收的生姜需在天亮前运出,有车的村民还会主动帮助其他农户运输生姜,邻里互助已成为这个山村的生产常态。

三合村的生姜种植史可追溯至三四百年前。过去,每家每户只能小规模种植。村委会副主任黄发明回忆:“过去家家种四五十斤姜种,还要挑担走三十多里路叫卖。”如今,在政府扶持下,全村种植规模已达300余亩,户均年收入数万元。去年成立的“晓姜”共富工坊整合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连65岁的种植新手黄美林也尝到甜头,今年刚返乡的她,在政策鼓励下尝试种植了150斤姜种,黄美林说:“村里统一收购,我种好姜就行。”

村两委通过“种一斤补4元”、配送有机肥等政策激发种植热情,更与省农科院合作攻关种苗培育技术。“现在村民只管种,销售交给我们。”村党支部书记董红阳介绍,通过对接顺丰快递,五指岩生姜已销往全国,今年村集体仅生姜单项收入就达20余万元。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