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义乌   正文

“空中哨兵”动态守护,义乌“无人机+”筑牢企业消防生命线

2025-08-15 21:40:05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王志坚 通讯员 宗琳玲 文/摄

8月14日,在义乌市廿三里街道某工业产业园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盘旋巡查,仔细捕捉厂区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廿三里应急消防管理站与廿三里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正深入企业内部,对消控室、生产车间等重点部位进行细致检查。

这种“空中巡查+地面检查”的立体执法模式,是义乌市创新运用“无人机+”执法体系,以科技赋能消防安全监管,全力筑牢企业消防生命线的生动实践。

不久前,这双高悬的“天眼”就发挥了作用。在廿三里街道后乐工业区,某企业负责人因厨房空间局促,便在食堂旁违规搭建一个简易厨房,此举严重挤占消防通道,这一隐患未能逃过无人机的“法眼”。“消防通道必须时刻保持畅通无阻,擅自占用不仅违法,更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风险!”执法人员现场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响应,根据现场实际科学制定拆除方案,合理调配力量,确保拆除工作安全、高效、有序完成,及时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

如今,义乌“无人机+”执法模式已成为提升消防安全监管效能的利器。无人机常态化执行高空巡航任务,自动截取企业厂区的俯视图进行精准比对分析,逐步构建起翔实的航拍建模数据库,使得占用消防通道、违规搭建等行为难以遁形。依托“市消防救援支队—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消防委托执法人员”三级责任体系,层层压实管控职责,确保风险隐患从发现、上报到整改形成高效闭环。

此外,在义乌市消防、公安、行政执法、交通等职能部门的协同指导下,各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充分发挥无人机的高空监测、热成像、智能图片识别等强大功能,对占用消防通道、违规野外用火、焚烧秸秆、违法倒灌燃气、非法加油等多种威胁公共安全的行为进行精准识别和打击,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的严密安全监控网络。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