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07:31:06
来源: 无
比今年的高温更热烈的,是三大平台间的外卖补贴战。订单狂飙的同时,外卖平台的老问题——食品安全和虚假宣传也在回潮。一些消费者开始留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越来越多外卖商家的头像和店招,看起来不太真实?
醒目店名的门头下,暖黄灯光烘托出顾客满座的热闹氛围,透明玻璃窗后店员忙碌的身影清晰可辨,不少外卖店铺用AI生成虚假门头图,以提升用户点击率和信任感。记者通过对美团、饿了么、京东3家主流外卖平台的调查发现,我市不少外卖商家在菜品封面图、菜单图以及店铺头像中都使用了AI制图。其中,烤烧小炒、火锅冒菜等快餐品类成“重灾区”。
外卖页面上是温馨的堂食场景,店内外坐满客人,实地一看,门头简陋,店内只有十几平方米,还有一些是无堂食的外卖档口店,实际环境与线上照片大相径庭。比如一家名为江西小炒的店铺,线上展示的是一家装修复古潮流风的店铺,记者调查后发现,该小炒店位于金东区一小区楼下,门头、店内装修与线上平台展示的照片毫无关系。
堂食可以线下看环境,外卖则靠看图下单,干净整洁的平台照片是一种竞争策略。淘宝、小红书等平台,已经活跃着一批商家,提供包括AI生成头像、门头设计、菜品美化在内的定制服务。只需提供一个店铺名称,无须实际照片,这类图片可以在一天内完成,制作流程几乎都是“AI生成后再修改一下”。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今点外卖已不是在挑选美食,更像在玩一场“扫雷”游戏。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担忧,这样的“美化”可能会掩盖商家的实际经营状况,看上去过于失真的食物图片反而会降低顾客对商家的信任。相比较而言,消费者更加关注点餐流程中看商家评分、菜品配料,以及评论区的实拍图和顾客的用餐反馈。
《广告法》第4条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结合第28条对虚假广告的界定,商家使用虚构的“堂食门店场景图”属于虚假广告,构成对商品或服务作不实表述的违法行为。同时,根据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要求,利用AI生成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扰乱市场秩序。若未对AI生成的图片进行标识,可能违反《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需承担法律责任。总之,外卖点餐虽然大多走的是网络渠道,但消费者所选的商品是关系生命健康的食物。
数据显示,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不能全靠消费者小心,而要靠技术加持、管理加码。外卖平台应强化平台审核机制与技术应用,将“AI生成内容标识”纳入平台审核规范,把合规落到实处;商家们应明确标注AI生成的图片,让外卖回归最本真的模样,用心做好餐食品质,避免消费者因误判而产生的消费纠纷;市场监管部门应牵头建立协同监管体系,清除平台中隐藏的非法商户,对多次出现虚假商家的平台进行约谈和处罚,让食品安全看得见摸得着。只有针对现实问题继续优化监管举措,让外卖经济在规范中发展,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