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10:36:10
来源: 掌上武义客户端
近日,武义县新宅镇三坑口村一农场的西瓜基地里,无人机稳稳悬停。瓜农轻轻一钩绳索,180斤西瓜腾空而起,沿着预设航线飞向山脚。过去肩挑140斤下山需半小时的艰辛,如今被3分钟的“空中快车”取代。
据悉,这里生长的西瓜甜度高达16度以上,是市场的“宠儿”。然而,陡峭山路曾让这份甜蜜的收获成为瓜农肩头的重担。“走路累,山路又差。”农场工人高潘有回忆往昔运输,连连摇头。人力挑瓜下山一次140斤,耗时半小时,险峻山路更暗藏风险。
今年三月,转机降临。浙江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张小斌深入调研后,针对复杂地形开出“无人机运输”的科技药方。
如今,瓜田旁,无人机的轰鸣声代替了沉重的喘息声。工人只需将摘下的西瓜集中装筐、挂上吊索,无人机便轻盈起飞。“一趟180斤,来回只需3分钟。”农场负责人张华沛指着空中穿梭的“快车”笑道,“一台机器一天能吊运一万多斤,再也不怕西瓜烂在山里了。”
这场“空中革命”的底气,来自精准的科技赋能和政策东风。今年《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出台,明确要打造农业低空运输场景,高效推动“农资上山、农产品下山”。张小斌算了一笔账:改用无人机运输后,人工成本降至三分之一,效率却提升五倍以上。
科技带来的不仅是效率。多年来,张华沛坚持有机轮作,西瓜品质上乘。如今,借助“空中快车”与供销社“金农好好”电商平台,配合冷链专车直运,高山好瓜真正实现了“上午在田里,下午在城里”。
如今,该农场80余亩西瓜基地实行错峰上市,从6月底持续至9月中旬,完美避开梅雨,衔接高温市场需求。张华沛不再担心丰产滞销:“摘下来他们就装车拉走,一次两三千斤,今天已是第三车了。”
无人机划出的银色轨迹,一头连着高山瓜田的丰收喜悦,一头系着城市餐桌的甜蜜期待。张华沛说,“无人机运输模式成熟后,将覆盖茶叶运输,提升加工速度和保鲜品质。”
从挥汗如雨的扁担到翱翔云端的无人机,这场发生在深山的运输革命,不仅载着沉甸甸的高山西瓜,更承载着山区农业现代化的新希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