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正文

瞧,女摄影师镜头下的婺剧“双生”群像

2025-08-20 12:44:48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赵如芳

在婺剧之乡,拍摄婺剧题材的摄影师不少,但像江燕这样拍的可能不多。

在她的镜头下,同一个画面里,既有演员粉墨登场的瞬间,也有他们卸下妆容洗菜做饭的生活场景。她给这样的照片取了名字——《双生》。

从2022年起,摄影作品《双生》参加了国内国际多次摄影展览。外面的人通过照片增加了对婺剧的了解,对演员的婺剧情怀和日常生活非常感兴趣,而江燕也在按动快门、与演员的互动中感知了婺剧的魅力,领悟到了500多岁的婺剧何以经久不衰。

江燕今年62岁,上世纪80年代,家里买了照相机,她渐渐爱上摄影。50岁从银行系统退休后,她开始学习数码摄影,然后带着相机到天南海北拍摄,一步步成为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2021年,金华“婺剧传真”专题影像工作坊招募摄影师,江燕入选。该拍什么样的婺剧照片?思来想去,她想用环境肖像来体现草根演员的状态。他们在台上或张扬不羁,或隐忍婉约,或是传奇人物,或是市井小民。而在台下,他们与普通人无异,养儿育女带孙子,操心着柴米油盐。她想把他们台上台下两种角色体现在一张照片里,让大家看到戏曲人“他人”和“本我”的共存。

想到了主题,接下来就是找人了。江燕先找到了永康的一名亲戚,70多岁,在手机里自学婺剧,愿意配合拍摄,江燕带着灯光、相机等设备赶到永康。亲戚化好妆,穿上戏服,在客厅里咿咿呀呀地唱。江燕拍好以后,亲戚再卸妆,换上普通的衣服,坐在椅子上打毛衣。拍摄唱戏和打毛衣这两个角色,前后花了一个多小时。其间,机位不动,相机的参数不变。通过后期制作,将两个角色呈现在一个画面里。

亲戚有个搭档,同样70多岁,也是自学唱戏,两人常在永康市区西津桥演戏。江燕赶到她家,她穿了一身自制戏服,下摆居然是用被面裁剪缝制。那一刻,江燕感受到了婺剧草根爱好者对这门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仅拍两名演员不够,江燕还得接着找人。

一个朋友告诉她,2022年正月,婺城区竹马乡金店村有婺剧演出。当晚,江燕开车来到演出后台,演员们各忙各的,她一遍遍地介绍自己的身份,讲述拍摄的主题和目的,效果不佳,打不进这个演出团队。

忽然,她发现一名年轻人在布置灯光。农村里的演出,能布置灯光并不容易,她与这名年轻人闲聊,并介绍了自己的身份,请他帮忙与婺剧演员沟通,年轻人一口答应。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金店村有5名会唱婺剧的村民愿意配合江燕拍摄。拍演员的一面时,他们穿靴子,哼唱,拿龙头拐杖,挥马鞭;拍生活化的一面时,他们择菜,绣十字绣,喝酒,整理物品。江燕尽量不让他们的动作雷同。有名妇女面对镜头有些僵硬,刚好来了一只猫,江燕建议她撸猫,果然,她就放松了下来。一名婺剧演员的书法绘画水平不错,江燕就把画面设计成他穿上戏服低头“查看”自己写字的样子,还拍下他和孙子一起唱戏、玩水枪的画面,趣味性十足。有名妇女房屋拆掉后,暂住租来的房子,穿上戏服在镜子里欣赏自己,江燕灵机一动,通过后期制作,把镜中人换成妇女的生活照。

那一天,江燕从早上拍到晚上八九时,回到市区已是深夜。虽然疲惫,但这是她收获最大的一天。

后来,金店村其他几名演员看到江燕拍的照片,也纷纷邀请她去。就这样,她在金店拍了8名婺剧演员。

通过在公园里的寻找,以及朋友的介绍,江燕又接触了一些婺剧演员。

有对在公园唱婺剧的夫妇,得知江燕的拍摄主题后,非常支持。丈夫退休后被查出癌症,夫妻俩都无法承受,双双住进医院。后来,他们觉得与其把钱花在医院里,不如花在自己身上,就出资5万元买了音响等设备,又号召来几个朋友,定点在公园里演出。男的主持,女的唱戏,有机会还参加公益演出。夫妻俩的身体如今不错,心态都很乐观。他们觉得,是婺剧给他们带来了新生,欢迎江燕用图片的方式来记录。

还有一个来自北方的小伙,10岁习武,翻跟斗很厉害,以前在老家剧团谋生。他向往南方的生活,就来到金华,在婺剧团翻跟斗,如今已是正式工。为了不再两头跑,他把父母接了过来,父母都在金华找到了工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

在拍摄中,江燕发现每个演员都有故事,都值得记录。他们在舞台上演绎着别人的人生,在舞台下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同一个人,同一场景,但身份不同,装扮不同,状态不同,江燕希望影像能成为与时空对话的无字短语,坚守、传承婺剧那抹绚丽的文化色彩。

拍得多了,江燕发现婺剧演员的身上有种不怕辛苦的精神,她一次次被感动。有些演员一下台就立马脱衣服,贴身衣服被汗水浸得湿透。还有的因中暑而呕吐,忍着疼痛让同行帮忙揪痧。缓解后,他们又精神抖擞地上台。

拍演员时,江燕也在留意观众。她发现,不管舞台大小,只要有演出,永远都是台上在唱台下在哼。老年观众自得其乐,年轻观众抱着孩子,孩子目不转睛,看得津津有味。江燕觉得,普通百姓对婺剧的爱,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听得多了,江燕对婺剧的了解也在增加。现在在街头听到戏曲声,她会停下脚步,仔细聆听,没错,就是婺剧,真好听!

江燕一共拍了31名演员,这就有了摄影专题《双生》。这组作品入围过2022浙江摄影艺术节金华市《婺剧传真》影像展联合展、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24年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在丽水举办,《双生》从上万幅世界优秀摄影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十大优秀作品之一。此外,《双生》手工书入围了2022第四届无像摄影样书奖展、第19届省摄影家艺术展览优秀作品。

看到各种肤色的摄影人在《双生》作品前停留,点头称赞,江燕觉得长达7个月的拍摄是值得的。欧阳影像工作室主理人、印美术馆馆长欧阳世忠评价,《双生》这一系列作品,从拍照到造像,创造出一种兼具现实、新颖又陌生的视觉表达,两个“我”在同一场景里碰撞、共生、对话。这样直接的生命历程关系,不仅能唤起人们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思考,更能引发人们对婺剧的传承与发展的关注。在当下的摄影语境中,这样的视觉表达可能比平时的现实更具有真实性和丰富性,更能凸显婺剧人舞台内外的多变与真实。

这些话,说到了江燕的心坎里。她也觉得,婺剧是一个小地方的大剧种,它有深厚的民间根基,有一代一代割舍不了的爱,它的明天还将灿烂。

《双生》拍摄结束后,江燕又拍摄了《同心》《星熠》等婺剧专题。《双生2》今年5月拍完,这次,她准备用长卷来展示。

婺剧是座宝库,可以拍摄的主题有很多,如果可以,江燕愿意继续用相机来记录这个古老的剧种。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