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14:29:59
来源: 无
近日,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程育全复刻国宝的故事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央视十套《匠人匠心》栏目用长达30多分钟的纪录片,揭秘程育全大师用铜雕技艺完美复刻国宝曾侯乙尊盘的整个流程。
曾侯乙尊盘,作为中国青铜时代工艺登峰造极的旷世奇珍,其精巧绝伦的透空蟠虺纹饰与繁复精密的铸焊工艺,代表了古代中国青铜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那密如星斗的蟠虺纹饰与极具想象力的瑞兽造型,见证着战国工匠登峰造极的智慧。国内曾有专家坦言,这件国宝级文物错综复杂的结构是难以逾越的工艺巅峰。
程育全为何会去挑战这项在业内人士看来极具挑战的工艺呢?事情要从去年3月说起,央视《探索·发现》导演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程育全大师,表达了想拍摄曾侯乙尊盘复制全过程的想法。
央视导演为何“点名”程育全复刻国宝,原来早在2008年,金华神雕公司就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中国铸造协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联合成立了“中国神雕青铜文化研发中心”,开展了“何尊”“越王勾践剑”“战国戎人车马”等青铜器复原。
“当时央视来联系时,我一开始还没下定决心,因为复制曾侯乙尊盘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如果要去做肯定要全力做好,要么就不开这个头。”说起刚开始的内心犹豫,程育全说,当时主要考虑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铜画的开发与创作,要花费几个月时间去复制曾侯乙尊盘,确实担心时间精力跟不上。
看出程育全的犹豫后,央视导演给他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其中最长的一次聊了50多分钟。“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事,通过国宝复制过程,不但能传播铜雕技艺,也能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终,程育全被这件有价值的事打动了,开启了一场与瑰宝的对话之旅。
“虽然复制曾侯乙尊盘用了20多天,但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程育全告诉记者,拍摄记录片和平时制作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还要和导演、拍摄团队沟通制作流程和细节,没有电视上看到这么顺利,有些镜头还要拍很多次。
“复刻这个曾侯乙铜尊盘需要用到16项制造工艺,经过1826道工序,我们从设计、画图、雕刻、制坯、成型,经过了,这是我第一次把整个制作曾侯乙尊盘的制作流程和工艺细节都展示出来。”当复刻国宝的全过程通过央视传入千家万户,程育全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
虽然拍摄过程费时费力,但程育全在复制曾侯乙尊盘过程也灵感突现,有了新的收获。“我提取了曾侯乙尊盘中的精华元素,通过生活化的创意表达,设计了一套茶具‘金蕴贵香’,并将制作工艺申请了专利。”程育全说,将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做成艺术品,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当得知程育全完成了复制曾侯乙尊盘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业内人士纷纷点赞。“程老师,看完央视的记录片实在令人震撼!您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才去复制曾侯乙尊盘的吗?您与千年前的古人在艺术的珠峰拥抱在一起了!为您骄傲!”记录片播出后,有业内大咖第一时间给程育全发来微信。
“父亲是开创铜艺新天地,我是在传承中壮大创新,儿子是带着铜艺走向世界。”作为当地传承200余年的神雕铜艺第6代传承人,16岁跟随父辈学艺的程育全说,希望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让铜艺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各地,让千年金属工艺焕发出时代之光。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