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金开   正文

文化搭台聚合力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8-20 17:05:32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胡雅心/文 通讯员 龚华明/摄

8月18日晚,金华开发区洋埠镇让宅村的沿江绿道上,晚风裹挟着暑热,却吹不散村民们的热切期待。洋埠镇联合市舞蹈家协会、道情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家协会等多个民间艺术团体共同举办的艺术乡建惠民活动在此拉开帷幕,为村民们送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近年来,让宅村“荷(和)美文化”为核心,将文化基因深度融入发展肌理依托莲藕种植、观光农业、旅游节庆打造“荷风廉韵”生态景观带,开发古埠商贸文旅IP,策划非遗市集、研学体验等项目,更在产业中植入清廉元素,让荷莲文化与乡村产业同频共振。这种“文化为魂、清廉筑基、产业塑形”的路径,让让宅村形成了“文化传承+治理创新+产业融合”的艺术乡建新模式,为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筑牢了根基。

演出时间还未到,但现场早已被闻讯而来的村民围得水泄不通。大家摇着蒲扇、搬来座椅,翘首以盼这场家门口的“文化大餐”,热闹的氛围提前点燃了乡村的夜晚。今夜的舞台,非遗韵味与潮流活力精彩碰撞。祝福道情《聚宝盆》、传统道情《稀奇古怪》等非遗节目接连上演,两位金华道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建民和赵海琴还合作演绎了《十房媳妇》。传统余韵未散,金华市舞蹈家协会的街舞表演《幻-爵》《魔镜女孩》已带着动感节拍嗨翻全场,独舞《簪花记》以水袖轻点唤醒古典之美。此外,当地村民也勇敢走上舞台献唱,人人都是文化盛宴的参与者、受益者。


“能有这样一个舞台展示自己,我太开心了。”当地村民胡玉贞酷爱唱歌,不仅常和朋友相聚唱歌,有时还经常受邀登台表演。村里还特意购置整套音响设备放在江边休息室,让群众随用随取,进一步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如今,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沿江绿道唱上几曲,日子过得越发有滋味。


现场的小型书画展同样引人注目,书法苍劲有力,花鸟画栩栩如生,书画扇子雅致精巧,引人驻足观赏,这些都是中学退休老师汪建华的原创作品。退休后的他自学了书法、绘画,还曾参加让宅村荷花文化节,以满池荷花为素材创作绘画、作诗,字里画间都是对乡村的热爱。“艺术是需要熏陶的,”汪建华说,“通过这样的艺术乡建活动,能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村民心里,慢慢生根发芽。”


“文化下乡活动很好,村里变得越来越热闹了。”村民章巧琴摇着扇子笑盈盈地说。这几年,让宅村环境宜居产业兴旺,村民日子越过越富裕,村民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愈发强烈。“现在场地好、设施全,我和姐妹们跳广场舞也更有劲头了。”每天晚上,沿江绿道散步、唱歌、跳舞的村民络绎不绝,悠闲丰富的乡村夜生活,正是让宅村文化氛围浓厚的生动写照。

接下来,洋埠镇还计划结合七夕节开展第四场艺术乡建惠民活动,国庆节还将在洋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综合性文化活动,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今年,让宅、青阳洪、派溪童、寺平塘头郑5个村入选金华市第三批艺术乡建特色村名单,开发区增添了多张“文艺名片”。今后,开发区也将以让宅村为起点,以点带面在其他特色村持续性推进艺术乡建活动,邀请更多文艺团体加入,逐渐壮大艺术乡建队伍,让艺术家扎根乡村、让文化浸润基层,让文化振兴的活力在乡村大地持续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深厚而持久的动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