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金开   正文

【高温下的“烤”验】日晒夜露 “酱”心不改

2025-08-21 09:43:57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俞夏冰 文/摄

8月20日,走在金华开发区罗埠老街上,远远闻到一股酱香味。记者循味而去发现,在罗埠酱油坊的晒场上,600余口酱缸在高温下同时蒸腾出醇厚的发酵气息,这里传承着百年历史的古法酱油酿造技艺。

头顶烈日,潘云贵与潘志忠两名工人,依次打开酱缸让豆酱充分享受太阳的热度,而在同样的光照下,他们先弯腰揭开覆盖酱缸的竹篾盖,然后手持长柄木耙,将缸内半米厚的酱醅反复翻动,一通操作,汗如雨下。酱油酿造的“黄金期”,也是匠人们最煎熬的时节。

“一天要翻80多缸,衣服能拧出水。”潘云贵抹了把额头的汗,他的蓝色衣服由于汗湿呈现出深浅两种颜色。据悉,罗埠酱油至今已传承130年。从选豆、浸泡、蒸煮,到制曲、入缸、翻晒,再到压榨、过滤、窖藏,工序全凭手工,遵循非遗技艺古法酿造,需历经长达1年半以上的日晒夜露发酵周期,才能成就其醇厚独特的风味。

“夏天晒得脱皮,冬天冻得手裂。”潘云贵指着自己的双手,解释酱油制作的艰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