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1 11:24:10
来源: 无
这段时间,金职大信息工程学院E·就通实践队跨越万里,深入新疆喀什、伊犁、塔城等地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昨天,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居民家中,12岁的阿依努尔·依明正对着手机朗读古诗,屏幕上的“普通话通AI”系统实时标注发音偏差,并推送范读。这是该实践队自主研发的智能学习平台。“系统像老师一样随时指出问题,孩子进步特别快。”家长依明·买买提说。
“针对边疆群众学习时间碎片化、辅导资源匮乏等问题,我们团队开发了三大技术工具,分别是轻量化学习平台、方言语音库、场景化词包,让推普更精准、更贴心。”实践队队员郑群涛说,目前该系统已覆盖80余户家庭,使用者普通话测试合格率提升52%。
在喀什地区团结路社区推普课堂上,三年级学生艾力夏提·玉苏甫正用普通话讲述绘画作品。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某社区活动中心,56岁别肯·托合塔尔汗的故事被录入“语博边疆声音库”,未来将通过“普通话通AI”系统向全国青少年传播。“普通话不是要替代母语,而是让多元文化被更多人听懂。”实践队指导老师费锋说,此次活动累计采集民间故事47则,制作双语文化卡片200余张。
其间,实践队还链接学院线上课程,在普通话教学中融入小家电维修、短视频拍摄等技能。蒙古族青年高娃·巴提卡学完课程后开通抖音账号,宣传自己拍摄的新疆游客照片,抖音粉丝增长1000多人,月增收2000元。费锋说,未来该团队将持续优化“普通话通AI”系统,新增农牧业术语模块,与新疆高校共建推普实验室,让技术温度持续滋养民族团结之花。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