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武义   正文

从海上日出到社区烟火 76岁的摄影爱好者用镜头串起武义半世纪变迁

2025-08-21 11:34:26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王文湛

9月初,武义县博物馆将迎来一场特殊的展览——“情满壶中:七八十年代壶中老照片摄影展”。90余块展板,350多张泛黄的照片,将把人们拉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而这些作品正是出自76岁的武义市民张良光。作为一位摄影爱好者,他用半个世纪的坚持,让凝固的光影,诉说着最动人的故事。

光影起航:水灵的日出与青春的暗房

故事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年轻的水兵张良光站在舰艇甲板上,被眼前景象深深震撼:一轮红日“水灵灵地探出来”“太美了!”这个壮丽的瞬间击中了他,他渴望抓住这份永恒。从那时起,相机成了他丈量时光的尺规。

1975年,他回到武义,扎根武义县壶山中学,在校园里建起了暗房。课余时间,这里药水氤氲,汗水与显影液交融。他满怀激情,用手中的相机和简陋的暗房设备,为校园留影:文体活动的跃动、教师的风采、学生的纯真……成千上万张黑白照片,二十多期摄影宣传栏,是他献给校园最深情的留言。

1986年9月10日,第二个教师节。一个念头在张良光心中萌生:为全体教职工拍一张大合影!这在当时的小县城,也是很难得的事。他架好相机,设置好自拍,然后飞快地跑进队伍里。“咔嗒!”一声轻响,定格了历史。更令人感到佩服的是,从拍摄、冲洗到放大题词,全程由他一人完成。这张饱含心意的照片,成为了壶中校史上弥足珍贵的“全家福”。

城市聚焦:从壶山之巅到社区烟火

1990年,张良光因工作变动调离母校。临行前,他做了一件令所有人动容的事:将那些在宣传窗用过后、承载着无数记忆的1400多张照片,一张张分项分类、精心整理、装订成册,郑重地留校存档。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移交,更像是在时光长河里埋下一颗沉甸甸的“胶囊”,里面封存着壶中15年的珍贵记忆。

离开校园,张良光的镜头从未停歇。90年代起,他的视野从方寸校园拓展到广阔的武义城。他敏锐地感知着家乡的每一次脉动,用镜头记录下城市发展变迁的“个个角落”。他的足迹遍布壶山、双路亭、浮选厂旁的山刺垄(现江南大院)、县气象站江山山顶……只为寻找记录城市全景的最佳视角。

2007年4月27日,是他摄影生涯中一个闪亮的日子。天气晴好,张良光再次登上熟悉的壶山顶。远眺之下,武义县城全景尽收眼底,高楼渐起,道路延伸,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他心潮澎湃。他精心选择四个角度,按下快门,最终拼接成一张珍贵的武义全景图。这张凝聚着热爱与匠心的照片,后来成为了他《老城光影》影集的开篇之作。

退休后,家住溪南社区的张良光,镜头更加贴近生活,他成了社区的“光影记录者”,用相机捕捉身边的文明新风、环境变化、邻里温情。他多次在社区举办图片展,那些熟悉的街巷、亲切的面孔、点滴的进步,在光影中变得鲜活而温暖,让影像真正在街坊邻里间生根发芽,成为社区变迁最生动的注脚。

旧影重逢:“壶中”印记惊喜回归

时间染白了他的双鬓,却从未冷却他对母校的深情。步入晚年的张良光,心中总萦绕着一个念头:为家乡、为母校再做点什么。一个酝酿已久的想法终于成熟——他回到魂牵梦萦的母校,亲手打开了那个尘封三十多年的“时光胶囊”。在档案室里,他重逢了自己当年留下的1400多张老照片:运动场上奔跑的身影、教室里专注的神情、文艺汇演上的青春飞扬……

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他决定,要让这些沉睡的光影重新焕发生命力!在母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这位古稀老人满怀深情地投入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翻拍、剪辑、整理……历经半年的辛劳,2024年7月,凝聚着无数心血的《老壶中印记》影集正式出版,在师生校友中引起巨大共鸣。业内专家也赞叹:“上世纪80年代,一所县城中学能留下如此系统、丰富、珍贵的影像史料,这真是不容易啊!”

《老壶中印记》的出版,并非终点,而是另一个心愿的起点。2025年7月,一个令他惊喜万分的消息传来:武义县教育布局调整,他的母校将由县实验中学重新更名为“武义县壶山中学”!母校名称的回归,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让这位老壶中人激动不已。

为了将这份珍贵的记忆分享给更多人,张良光决定举办一场摄影展。他再次扎进那1400多张照片的海洋,经过反复甄选、比对,最终精选出350多张最具代表性的照片,精心编辑成90余块展板。

于是,便有了即将在9月初开幕的“情满壶中”摄影展。为了筹备这次摄影展,张良光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看着自己半个世纪前亲手拍摄、冲洗、整理的照片,如今被郑重地悬挂在展板上,仿佛1400个瞬间同时被唤醒,跨越五十年的光影长河,在此刻交汇奔涌。

从海上初阳到社区烟火,从校园方寸到城市全景,张良光半世纪如一日地持镜前行。这庞大的影像宝库是武义这座城不可替代的记忆,那无数声“咔嚓”的轻响,是他献给流逝岁月最深情的回响。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