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1 18:03:08
来源: 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时光的长河奔涌不息,冲淡了硝烟,却冲刷不掉刻印在民族记忆深处的荣光。
金华,曾是抗战的重要战场。这里的山水,见证过日寇的铁蹄与暴行;这里的土地,浸染过英雄儿女的热血;这里的村庄与街巷,回荡着不屈的呐喊与抗争的号角。
历史不容遗忘,英雄值得铭记。那些曾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他们是那段峥嵘岁月的亲历者,是民族精神的丰碑。
80年,山河依旧;80年,烽火渐远。7月18日起,本报联合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金华市委老干部局,策划推出“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的河山”系列报道。报道团队兵分多路深入金华各地,采访那些健在的抗战老兵,用笔和镜头记录老兵们眼中“我们的河山”,捕捉他们珍藏的烽火记忆。通过老兵们的故事,我们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家国情怀,汲取生生不息的前行力量。
头上一顶鸭舌帽,架着一副有色运动眼镜,这位抗战老兵有点“潮”。8月19日,在金华银湖养老院一个房间里,98岁的李雷兴见有人来,笑眯眯地起身,热情上前握手打招呼。
老人身边的床上,整整齐齐地放着9枚勋章、纪念章,这些闪闪发亮的奖章,折射出峥嵘岁月的光辉。
李雷兴生于1927年,老家在缙云县三溪乡厚仁村,抗战时期,他的老家成为了抗日游击队的重要活动区域。
1942年5月,浙赣战役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多次侵入缙云,沿途烧杀抢掠,激起了缙云军民的强烈愤慨。
日军的暴行,令人发指。李雷兴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作为一个中国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16岁的李雷兴毅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在缙云的绵绵群山间打游击,李雷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战斗,发生在1945年。当时,他得到情报,有日本兵要从壶镇到缙云县城去,他算准了敌人出行的线路,就带着另一名游击队员一起,一人带一支土枪,在日本兵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他们躲在一处半山腰,山脚的山路一览无余,射击没有死角。万一被日本兵发现,还可以往山里跑,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
不出所料,日本兵果然来了。“人数不多,就五六个人,大摇大摆地在路上走,没什么防备。”李雷兴和战友等敌人慢慢靠近,瞅准时机开枪,随着“啪啪”两声枪响,两个日本兵应声倒地,其中一个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当场毙命,另一个还能动弹,其他日本兵手忙脚乱,架起伤兵赶紧跑。
“放了冷枪,一死一伤,我们的位置没有暴露,敌人不知道有多少游击队员埋伏在山里,他们四处张望了一下,就赶紧跑了,其实我们也怕啊,才两个人。”李雷兴说,等日本兵走远了,他和战友走近一看,发现这具日军尸体上挂着一把步枪,他喜出望外,缴了枪,凯旋。
回去之后,李雷兴把这把步枪交给游击队队长,既打死打伤鬼子,又缴获武器,他因此立了功,奖品是一袋稻谷。
李雷兴没有留下这袋稻谷,而是把稻谷捐给当地老百姓。“抗战这些年,山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经常吃不饱饭,粮食还是留给乡亲们吧。”
1945年7月,李雷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带着他和另外两名战友,进行了一个简朴的入党仪式。他印象特别深的是,山里没有什么东西拿来庆祝,就去地里挖了一个南瓜,煮熟,切成四份,一人一份。吃完,就算入党了。
有一次,李雷兴去越王山岳父母家串门,正好碰上20多个日本兵进村扫荡,他拿起枪和当地民兵一起,进山打游击,掩护当地百姓撤离村庄。类似的事情,他经历了多次。
“翻山越岭打游击,非常辛苦,有时候赶路赶着,上下眼皮直打架,累到要睡觉,打了个瞌睡,正好过一座桥,一不小心掉进溪里,枪里面进了沙子,很心疼啊。”李雷兴说。
参加游击队,冒的是生命危险。日本兵时常遭遇缙云当地游击队的伏击,损失惨重,因此恼羞成怒,经常进村疯狂抓捕游击队员。由于汉奸出卖,李雷兴身边有好几位战友被抓走。
李雷兴至今记得,这些战友受到了严刑拷打,有一位宁死不屈的战友的腿肉被一块一块割掉,光荣牺牲。还有一位战友的脚筋被日本挑断,落下了终身残疾。
面对日寇的疯狂侵略,李雷兴没有被困难和危险吓倒,反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哪怕是九死一生,李雷兴也丝毫没有动摇抗日的信念:“豁出一条命,也要跟敌人拼了。”
李雷兴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李葛兴,比他小7岁。父亲有家国情怀,把兄弟俩都送上了战场,李葛兴曾是26军60师178团通信员。1955年1月,他在一江山岛战役中牺牲,年仅21岁。
新中国成立后,李雷兴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训练团,还立过二等功。1958年,他退役后来到金华,到地方上投身建设事业,在一家国有建筑公司担任过领导职务。1982年离休。
“过去旧社会日子过得艰苦,现在祖国强大了,这么好的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能为国家出力,打死日本兵,我感觉很光荣。”李雷兴边说,边亮出自己的计步器:1648步,这是他这一天早上走的步数,几乎每天,他都要走上3000多步。墙上,有一张四世同堂的全家福,一家人坐在一起,作为老寿星,李雷兴坐在中间,笑容灿烂,脖子上,挂着一块金灿灿的抗日纪念章,那是他一生的荣耀。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