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07:00:04
来源: 无
(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点击音频,一起聆听文章▲
作者:徐水法
诵读:陈盈盈
踩着炽烈盛夏的脚步,伴随着铿锵夏雨的节奏,我们走进了丹霞名山永康方岩的怀里。五峰静静地伫立在方岩的膝前,雨意朦胧地接纳了我们这一干不速之客。
方岩也好,五峰也罢,都是在地壳亿万年前造山运动给人类留下的地理奇观,独特的丹霞风貌,足以说明造物主对永康这一方水土的偏爱。只是芸芸众生之中,多是凡夫俗子,少有慧眼独具。于是,这风韵独具的丹霞风光,尽管已经存在亿万年了,纵观有史记载的几千年文明史,丹霞风貌在大多情况下,都只是像寂寞开无主的路旁野花一样,悄无声息,明珠蒙尘。
胡则、陈亮都应该属于慧眼独具中的少数人,因为胡则,方岩名扬天下,自北宋以来,浙江境内,胡公大帝是最为灵验的神灵之一,于是,方岩一年四季朝拜胡公大帝的四方香客络绎不绝,香火缭绕,灵感通天。与方岩这样以一种热热闹闹的出世之状、闻名遐迩相比,同处一隅的五峰,则如高士隐逸般默默地在守望,自南宋陈亮隐居岩下寿山洞读书而成为永康第一个状元后,几百年来,五峰,渐渐演绎为可以诠释永康一地文脉所在的标志。五峰的名声远扬,犹如水银泻地,悄无声息地慢慢渗透着一方水土。
五峰以五座连绵山峰而得名,自西向东,呈半环状犬牙排列,北面开缺,形成了“山城围合如大环”的独特地貌,东南一峰突兀如金鸡报晓,故名“鸡鸣峰”,往前一点是形似锅底的“覆釜峰”,西峰山花烂漫曰“桃花峰”,北峰瀑布喧哗称“瀑布峰”,最后相连的则为“固厚峰”,或许取其稳固厚实之意。和其他地方的丹霞风貌一样,五峰的岩壁多是直角形的,站在岩下,看到的都是直插云天的气势,高山仰止,我想就应该是给人这样的感觉。山有水,才能妆成一方水土的奇丽秀美,龙湫瀑布从云端的岩壁间喷薄而出,如一条银龙从岩间腾跃而出,直冲云天。岩壁如削,飞练若龙,深潭幽静,绿树环合,五峰这幅山水长卷才算天造地设,浑然天成。
丹霞特色是峰奇洞多,五峰下面深浅不一的众多洞穴,很早就被有心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寿山石室在陈亮来前已有人以洞设帐为室,陈亮当初来到寿山洞里刻苦攻读,正是受此启发。当陈亮尚未成名时,寿山洞依然默默无闻,就如相依相偎的五峰一样,千年万年,静静地守望。后来陈亮名动天下了,周边各地的文人墨客对五峰是趋之若鹜,纷至沓来。与其说是奔向五峰下的寿山石室,不如说是为了一见陈亮这个潜龙出渊的龙川先生。
(黄鸣/摄)
是什么让陈亮名动天下,是陈亮的学识渊博,他的爱国情怀,他的不畏权贵,他的才略胆识……试想就凭一个乡间没有功名的教书先生,敢于对朝廷那些身居高位只图安乐不思“直捣黄龙,收复失地”的享乐发起“冲击”进行弹劾,敢于一而再再而三向遥在京阙的皇上直言不讳,《中兴五论》一下子击中当时弊政,震动朝野,从而就像后来陈亮中了状元一样,“一朝天下闻”而使得天下读书人纷纷奔向五峰下的寿山石室,以结识陈亮为荣。
因为陈亮,五峰名震天下,因为五峰的神奇,也更让陈亮这个旷世奇才,让人觉得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当时的天下大儒朱熹到了五峰之下,栖居永康邻邑武义明招寺的金华大儒吕祖谦也来了。于是,一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霸义利之辩”在五峰脚下盛大开幕。墨海波涛,笔底风雷,书生意气,霎时成为寿山石室的一道风景。这道风景自此定格于五峰下面,烙印一样成为一段历史上学术争论析辩的佳话,千古流传。
慕名前来五峰的我们一干人,站在五峰书院岩下,看眼前春雨披洒,耳旁是大龙湫的震耳欲聋的瀑布声。仰头望去,一条白龙从半天虚空扑面凌空而来,在空中划出一道雪白巨影,最后轰隆隆地重重跌进岩下的深潭之中。想象当年陈亮久居岩下,一定无数次地如我们这样仰望这条天外飞来的“神龙”。或许正是这条“神龙”,带给他一次次文思泉涌,倚马千言的境遇,终至成就一代俊杰、状元之才。只可惜,恐怕连陈亮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终于脱却藩篱成蛟龙,却是壮志未酬身先亡,山涧蛟龙终究未能破壁而出,岂是陈亮一生憾事,更是家国民族的一大憾事啊!
朱熹、吕祖谦和陈亮之辩,不仅没有使陈亮自堕声名,反而更让陈亮声名日隆。最终的结果,我们看到朱熹没有说服陈亮,反倒是更让人看清了陈亮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也更加快了陈亮独特学术思想的成熟和确立,永康学派终成为一匹傲世的黑马,陈亮无疑就是这匹“黑马”的领头人。
丹霞风貌遗世独立,陈亮的学说特立独行,说不清是谁成就了谁。自陈亮后,五峰和陈亮似乎再也无法独立出来。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