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专题   正文

退役不褪色 金华退役军人“二次出征”

2025-08-22 09:53:07

来源: 无

作者: 沈之阳/文 赵创 汪爱群/摄影

8月21日,由金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浙江泰隆慈善基金会与浙江泰隆商业银行金华分行联合主办的“戎耀八婺,共创未来”——泰隆创业助跑计划2025年退役军人创业研学营在环宇科技芯城退役军人创业园开班。来自全市40余家退役军人创业企业代表参加活动,正式拉开新一年创业赋能培训的序幕。

公益助力 创业落地

浙江泰隆慈善基金会理事、项目总监蔡函孜在致辞中介绍,基金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在浙江、四川、广东等地实施“创业助跑计划”,累计支持1200多名创业者,开展30余场专题培训和企业参访,覆盖人群超过2000人次。

“每个微小的创业梦想都值得被看见,每份执着的坚持都应该被守护。”蔡函孜表示,基金会不仅关注创业启动资金,还致力于长期的综合赋能,联合泰隆银行提供低息信贷,邀请专家团队提供培训指导,确保退役军人在创业之路上“起得来、跑得稳”。

园区托底 服务延伸

环宇科技芯城退役军人创业园总经理胡郑鲁介绍,园区自2024年挂牌以来,已提供2000余平方米的精装修办公场地,首批9家退役军人创业企业顺利入驻,涵盖网络技术研发、智能制造、检测服务等领域。

园区建立了“入驻—申请—培训—管理”的孵化流程,配套法务咨询、政策培训、金融对接等服务,形成“一站式”保障。过去一年,园区已组织产业交流活动20场,开展企业家沙龙、政策辅导和产学研对接等,累计接待参访超过30批次。

“退役军人创业往往面临市场开拓、资源链接等实际难题。园区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把政策、金融、产业的渠道打通。”胡郑鲁说。

案例参访 经验借鉴

下午的研学环节,学员们走进金东区“山山家白色森林小镇”,实地参观山山家中央面包工厂,学习一家小微企业如何逐步成长为区域性连锁企业和产业综合体。

山山家创始人王平回顾创业历程。2003年,她在八一南街开设30平方米的小店,每天营业额不足300元。为打开市场,她带领员工挨家挨户推销面包。如今,山山家已发展为集中央工厂、主题餐厅、烘焙博物馆、文旅小镇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员工千余人。

“食品工厂不能只靠良心,还要靠制度。”王平说,一方面是科学管理,推行标准化、透明化流程,让每一块面包都经得起检验;另一方面是文化浸润,她创立“孝基金”,为入职满三年的员工父母发放补贴,把感恩落到实处。“我始终坚信,企业要走得远,不仅要把产品做到极致,更要把爱暖到人心。”王平说。

现场还设置了“问答互动”环节,学员们就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团队、市场等困惑踊跃提问,导师逐一答疑解惑。与此同时,大家还在“创业赋能需求卡”上写下自己的卡点和资源需求,如资金扶持、渠道拓展、人才引进等,为后续精准对接提供了第一手信息。

军魂不改 创业再启

据介绍,本年度“泰隆创业助跑计划”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采用“培训+参访+研讨+沙龙”相结合的形式。除金华首期活动外,后续还将组织学员前往义乌学习跨境电商模式,赴杭州泰隆银行总行了解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案例,并开设短视频、直播运营等专题培训,帮助退役军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退役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金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退役军人有纪律性、执行力和团队精神,这些特质同样是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通过政策扶持、金融赋能和园区服务的叠加,金华正努力为他们打造一片安心创业、放心发展的热土。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