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正文

宣莲扩种结“金籽” 手工通心筑共富

2025-08-22 12:19:46

来源: 无

作者: 巩长青


“今年鲜莲销量已超20万元,村集体190亩莲田还在陆续采收,最多的时候一天有60余位村民来帮工!”在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全塘口村的文化礼堂,村党支部书记、莲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显友正和村民一起剥莲子劳作。

DSC01720.JPG

从扩种莲田到打造自主品牌,从手工匠心加工到带动村民增收,全塘口村正以宣莲为媒,走出一条“品牌兴农、手工提质、集体共富”的特色之路。

扩种30亩 鲜货干货两头赚

初秋的全塘口村,连片的莲田绿意盎然,饱满的莲蓬在枝叶间摇曳。“去年还是160亩,今年我们一口气扩到190亩!”张显友介绍说,近年来村集体围绕宣莲做好文章,在销售端走出“干货+鲜品”两条腿走路的格局。一方面加工传统干货宣莲,保障稳定收益;另一方面引种鲜食水果莲,拓宽增收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从市农科院引进的“建选30号”莲种。从6月19日开卖,可持续销售到9月中旬。张显友告诉记者,该品种不仅挂果期长,更因全塘口村独特的水土而品质更为出众。“我们有乌溪源水库的清水灌溉,土壤、空气都是‘天然滤镜’,不同的品种,种在宣平这块土地上,口感就是更清甜,这也是宣莲独特魅力。”

截至目前,仅新鲜莲蓬一项,该村集体销售额已突破20万元,在金华等地超市上架后供不应求。而成绩的背后,是村集体对品质的执着,从品种选育到田间管理,都由专人精细化把控。

eca6b630ce45df2cfc89528fbbc2bf6f.jpg

注册“乌溪养源”守好宣莲本真

“现在很多外地来的莲子冒充宣莲!”聊起莲子行业现状,张显友忍不住皱眉。去年,干货莲子每斤价格比往年下跌10元,村集体1.2万斤干莲直接少收入12万元。村民一年就靠这一季莲田,价格掉了,干劲都受影响。

为此,该村下定决心打造自主品牌。全塘口村莲子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乌溪养源”商标,品牌不仅是招牌,更是品质承诺。

尽管今年干莲尚未完全上市,但凭借“乌溪养源”的口碑和鲜莲的热销,村民们对收益充满信心。

“客户认我们的牌子,知道手工做的莲子好,价格虽高一点,但也愿意为品质买单。”张显友说,品牌化让全塘口的莲子在市场中渐渐站稳了脚跟。

c8251ad7e247cec9447910f3f97cd1cd.jpg

手工通心莲子  少损耗还多赚钱

在全塘口村的加工点,十几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有的还带着孙子,他们手指灵活地给莲子“通心”。

DSC01748.JPG

“我们全是手工做,机器通的没这么好!”村民黄三英拿起一粒莲子说,机器通心容易损伤莲肉,烘干后会留下白色残屑;而手工通心不仅损伤小,还能避免营养流失。

据了解,机器通心需先泡水,营养会溶在水里;手工通心后可直接烘干,能保持莲子的原汁原味。

尽管手工通心成本略高,但张显友早已算好了经济账,机器通心需2.4斤鲜莲才能烘出1斤干莲,而手工仅需2.3斤,损耗率更低;虽然手工通心每斤成本增加约0.5元,但成品价格能高出2-3元,且品质好、客户回头率高,这点成本不值一提。

更重要的是,手工操作为村里更多老人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DSC01722.JPG

“我们现在分三批人干活,一批在田里采摘,一批在加工点剥莲、通心,还有人负责后续烘干、包装,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张显友说,去年单是村民务工工资就发了37万多元。

从扩种莲田到品牌立市,从手工提质到村民增收,全塘口村的莲子产业藏着“小作物大文章”的秘诀。张显友说,下一步,要把“乌溪养源”做得更响,让宣莲的好品质被更多人知道,让村里的莲田变成“共富田”!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