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义乌   正文

义乌词林社区“双核”机制提速增效

2025-08-23 18:12:28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钱旭升 通讯员 方蓉 文/摄

“大姐,你家是不是漏水了?我家天花板都发霉了!”不久前,稠城街道词林社区201室的王阿姨被楼下邻居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经检查,漏水源头来自长期无人居住的301室,因水管老化破裂,导致楼下两户居民家中墙面、地板受损,初步损失达1.2万元。

接到居民反映后,社区居务联络员刘淳峰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联动“橙心帮”志愿者团队展开处置。水电工袁步伐半小时内赶到现场,确认管道锈蚀需紧急更换;另一名联络员吴正民则通过法律调解,耐心向远在外地的301室业主解释责任归属。“根据相关法律,业主需承担相应责任,但我们可以协商分摊方案。”经过专业沟通,业主态度逐渐缓和。

维修过程中,“橙心帮”团队采用寿命更长的不锈钢波纹管替换老旧管道,并全程录像确保质量;调解室内,社工运用“倾听—共情—方案”三步法,经过4轮协商促成三方达成赔偿协议。从问题上报到修复完成,全程仅用24小时。

词林社区60%住宅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管道锈蚀、墙面渗漏等问题频发,根据社区的调研显示,仅管道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就占全年矛盾的43%,平均处置周期长达15天。“居民等不起,社区耗不起”成为治理痛点。在此背景下,词林社区创新推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机制,以居务联络员为纽带,整合“橙心帮”等志愿力量,打造“小事不出楼道”的快速响应体系。

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通过居务联络员统筹派单、专业社工调解矛盾、技术志愿者解决实际问题,形成高效治理闭环。自2019年推行以来,该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6%,平均处理时长缩短至3.2天,其中“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模式在老旧小区治理中贡献率达78%。

在社区公示栏前,此次事件的处理流程、维修清单和调解协议全部公开,并在三方评价服务满意度上,获得居民的98分好评。“有事找社区,真管用!”王阿姨指着公示栏的五星评价向邻居们称赞。

词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社区将开发智能预警小程序,建立老旧设施“健康档案”,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效能,为老旧小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词林方案”。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