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08:10:02
来源: 无
这里是兰溪永昌,江南的一隅,典型的江南小镇。在此的樟林徐氏,素有“三代六进士”之誉。小镇与徐氏的兴衰,是江南的缩影。夏日归乡,寻故乡的荣耀,为江南的记忆,添上淡淡乡愁。
来到古街,青石板缝间的青苔吐着那星点的绿,墙角的小草让人期待来年春日花开,也不由想起武穆王的那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古镇,兴于宋,盛于明清。驻足的这间古屋,旧主是李师师。靖康之耻,金人的马蹄踏破美梦,踩碎繁华。江南,便承载下这些记忆,收留这群鸿客。对于李师师而言,斗茶焚香的日子不复,迎来的却是裁风种月。抬首,梁上残留的牛腿,檐角破碎的雕花,诉说着佳人的心思。小楼做过茶馆,做过酒楼。不远处的古桥佳人款款而来,可是来寻前世的梦?江南以它的宁和,抚平了许多的痛苦,以它的博大,收留了许多的离人。
顺着小巷而行。听见流水潺潺声,自李渔坝而来,向兰江淌去。镇村交界处,有桥,一米长半步宽。元末纷争,义军四起。定鼎金陵的朱元璋率兵南下。到此,天降大雨。雨过天晴,桥上多了件龙铠晾晒,故赐名“献袍桥”,由刘伯温润笔。数年后八境报安,奔走四方的刘伯温又留下“水碧山青”一匾。只是,不同于当年的意气风发,此时的笔下含蓄柔润,满是不舍之情。
村中漫行,几缕炊烟升起。三两农人荷锄而归。一天的辛劳过后,若来一个鸡子馃,抑或是碗牛肉面,都是田家上好的犒劳。江南平淡宁和,是历代文人留恋的。踏入宗祠,烛火摇曳,两壁挂着15位进士的画像。历代先祖默默注视着世事变迁,一同汇成荣光与归属,只可惜那些旧事早已尘封。
江南,是山水的孩子,是天地的造化。江南,我努力寻回你的记忆,来添上那淡淡的乡愁。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