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15:38:46
来源: 无
上周四下午,左蕾和悦欣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的同事们顶着灼人的热浪穿梭在社区街巷间,专注又仔细地开展着调研工作。这样的场景,是她从2021年踏入社工行业以来,最寻常也最珍贵的日常。从全职妈妈希望“找回自己”的志愿者,到婺城区人民检察院涉案未成年人帮教者,她用亲和力与耐心,在社区内织就了一张温暖的“服务网”。
从找回自己到帮忙他人
2021年,当孩子背上小书包走进幼儿园,左蕾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想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带着“奉献一份爱心”的初心加入志愿者队伍,不久后便与金华悦欣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结缘,进入了江南街道社会工作站成为一名社工。
2021年11月,江南街道社会工作站收到一份针对低保人群的“幸福清单”,刚加入悦欣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不久的左蕾,在走访中注意到了58岁的冯先生,智力残疾、学历不高,社会参与度低,没有劳动能力。在走访中左蕾了解到,冯先生的母亲正因重病住院,他与兄弟姐妹轮流照料,可手里的老年机却摔坏了,通话时模糊的声音让他总担心听不清母亲的叮嘱。“我想要一部新手机,能清楚地跟妈说话。”
左蕾被冯先生的孝心深深打动,回到社工站后立即展开资源对接。八婺老兵志愿服务队中的姬照华听闻这个微心愿后,毫不犹豫地表示可以帮助冯先生完成心愿。几天后,左蕾和同事带着新手机和一条暖心围巾来到冯先生家中,“冯师傅,咱们先把联系人存好。”她耐心地帮他一个个录入家人号码,当冯先生拨通母亲的电话,清晰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时,他激动得连连道谢:“能听清了!能听清妈妈说话了。”
凭借着耐心细致的服务,左蕾很快成为了江南街道社会工作站副站长,牵头搭建“精准排摸、精细分类、精心服务”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她带着团队逐户走访,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管理档案,组织老兵活动、陪同孤寡老人就医、日常关怀慰问,同时还开展政策咨询、个案辅导、以老养残家庭照顾者喘息等服务。
温暖人心的个案服务
现年81岁的胡奶奶,独居于开发区江南街道中村社区,患有四级精神残疾与抑郁症,腿脚不便且没上过学,仅靠退休工资维持生计,每月买药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022年春节临近之际,左蕾带着热腾腾的饺子、温暖的围巾和鸭蛋敲开了胡奶奶的家门。在陪着老人唠家常时,左蕾留意到她紧锁的眉头,“手机是新托亲戚买的,可旧电话卡插不进去,现在连个电话都打不了。”
“您别着急,咱们现在就去电信营业厅办新卡!”考虑到胡奶奶腿脚不便,左蕾特意叫了出租车,一路上拉着老人的手聊天,生怕她坐车不适。到了营业厅,左蕾忙前忙后帮着完成实名认证、办理业务,半小时后,新电话卡顺利插入手机,试拨号码时清脆的铃声响起,胡奶奶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临近中午,左蕾先将胡奶奶护送回家,又折返药店帮她买好常用药,送到老人手上才放心离开。
据悦欣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数据显示,江南街道辖区内共有残障人士400余人,超过60%存在社区融入困难,居民接纳度不高、残障人士自我封闭、社会支持薄弱,这些问题成了左蕾和团队的“心头事”。“很多人有自我照顾能力,也渴望参与社区活动。”左蕾表示,社工的核心不是“给予”,而是“赋能”。
针对这些问题,2021年至2023年,江南街道社会工作站针对残疾人开展了37场专项活动,服务人次达850余人。从“残疾人手工技能培训”到“社区融合趣味运动会”,从“心理疏导小组”到“以老养残家庭照顾者喘息服务”,左蕾和团队通过培养残疾人的自理能力,发掘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社会融入与幸福感。
“社工讲究助人自助,帮人一时,不如教人防身。”左蕾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023年,左蕾获评南苑社区“最美社工”,她讲述的帮扶故事还在金华市“爱善金华”社区好故事比赛中斩获一等奖,到2024年,左蕾累计帮扶个案已达50余个。如今,她的工作重心有了新转变,派驻婺城区人民检察院,从事涉案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这对于左蕾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社工生涯的新起点,她表示:“虽然服务的场景和对象变了,但社工的初心不变。”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