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08:06:08
来源: 无
早上8时的金华,阳光已带着灼人的力道。顺丰速运八达营业部的分拣处,快递员的身影在刚抵达的包裹间穿梭。记者刚套上工作服,就被一阵急促的喊声拽进节奏——拥有6年快递经验的屈华林迅速找到自己投递区域的包裹,10来分钟后,快递货车车厢里已堆得满满当当。“今天跟我跑秋滨片区的电商园,得抓紧,有商户9时就得收件。”他一边说话,一边麻利地坐进驾驶位。
“尝尝这个。”营业部经理施华杰递来一瓶结着白霜的矿泉水,瓶身外壁的水珠瞬间在记者的手心里洇开一片凉意。他笑着解释,快递员来到营业部,拿到冷藏后的矿泉水总是喝得太急。于是他索性把所有矿泉水冷冻起来,慢慢融化,“逼”快递员小口抿。冰柜里整排冻成冰坨的矿泉水码得笔直。“我们营业部有70多个兄弟,每天冷冻水消耗量不小。”施华杰说,这些快递员八成来自外地,人均每天收派120件,从上午7时忙到晚上7时是常态,遇上急件加班到深夜也是常事。
上午9时,记者跟随屈华林的快递货车准时出发,15分钟后抵达一座电商园,上午的主要派件工作就在这里。为了节省时间,屈华林把车停好后,小跑着来到一家公司的门口。他左手拎起一个文件袋,右手举着手机对准条码,“滴”的一声,屏幕上立刻跳出收件人信息。几乎同时,他的拇指在拨号界面翻飞,电话接通时人已站在电商园区某栋楼的楼道间:“您好,顺丰,您的文件到了,方便下来取吗?”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像在表演指尖魔术。记者看着他送完两件货后又跑向另一家公司接单。
“我对这里已经很熟了,哪家公司需要发件,来之前我就已经知道。这不,你看堆在这家公司门口的快递有10多件,其中发顺丰的只有3件,需要我自己找出来,这时候需要眼疾手快,更不能拿错件。”屈华林的手机屏幕上显示,上午这一趟的待配送包裹还有17件,但他一点也不慌张。他对园区的布局了如指掌,哪栋楼的电梯在维修,哪家公司的仓库门更方便,甚至知道哪家公司的退单特别多。完成这里的工作后,我们又开车在园区里换了一个地方,记者跟在他后面,在迷宫般的楼道里穿梭,弯腰递件的动作重复十几次后,背上开始出汗。“这快递员的活看着简单,实则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屈华林擦了把汗,指着驾驶室里的冷冻水——此刻已化成半瓶温水,“我其实工作时不敢喝太多水,不然频繁上厕所影响时效,我们快递员很看重这个,工作时就得像个样子,早做完早下班”。
临近中午,有一个快递是异形工艺品,需要用气泡膜加强一下包装。记者笨手笨脚地撕扯胶带,好不容易重新加包了一遍,却被屈华林一眼看出破绽:“边角没封牢,路上容易破裂磨坏。”他接过包裹重新处理,手指翻飞间,原本歪歪扭扭的包装变得整整齐齐。屈华林的车里备着一些包装材料,遇到小问题随手就解决了,甚至客户自己都还不知道。“快递本身就是服务行业,这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客户就是因为这些细节选择了我们。”
上午11时30分,记者的运动步数已逼近万步,却只完成了屈华林半天的工作量。他坐在驾驶室里拧开矿泉水瓶喝了两口,阳光透过玻璃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额头已经凝结了细细的汗珠。
在高温的“烤”验下,一个人、一辆车、一瓶冷冻矿泉水,扫描、派件、装货、卸货……屈华林如同不知疲倦的行者,一天天在自己包干的区域里留下足迹,用汗水和坚持将每一份期待准时送达。
下午2时又有一趟快递到货,短暂休息后的屈华林精神抖擞开始新一轮的奔走。“公司发高温补贴,站点天天有冰冻矿泉水解暑,知足啦。”在送货途中,屈华林告诉记者,他之前在流水线上过班,最后还是觉得快递员工作适合自己。来到一家工厂办公楼门前,他扛起一个空调外机,脚步坚定地迈向楼梯间。接应收件的大姐与他蛮熟悉:“天气这么热,进办公室吹会空调吧。”收拾好发件单的屈华林摆摆手:“不歇了,下面还有件等着呢。”
“我以前跑的区域以居民楼为主,很多收件人上班时间都不在家,所以送货特别麻烦。”屈华林告诉记者,快递员不怕累但怕没有人签收,相比高温来说,能顺利联系到收件人并把快递签收,就是最大的满足。即便在同一个营业部,每一名快递员的收入也不同,其投递质量直接关系着月度考核。“派件送件只是表面功夫,服务质量提上去客户满意了,我们才能多收件多拿奖金。特别遇到生鲜、易碎等包裹,必须看着客户签收才放心。”
“‘双11’电商大促我最多一天派了300多件,从早跑到晚还要兼顾收件。”屈华林说,他们的快递基本要送货到门,只有客户允许才可以放在驿站、门卫等代收点。从事这份工作6年来,屈华林偶尔也想过换份“凉快”的工作,但每月看到不错的收入到账,转头看到客户等待的消息,心态又稳了。“干什么不得付出?吹着空调当然舒服,可是现在年轻不拼更待何时?”他说得实在。“公司的宗旨就是服务,得把每一件快件安全送到。而我也想趁着年轻努力几年,以后做别的也有底气。”
让他暖心的,不只是营业部冰柜里的那瓶冷冻水。“天热的时候我们去接件,有人也会递瓶水说‘辛苦了’,那感觉还真不一样。”屈华林挠了挠头,“不只是简单的送件,做久了是真的会被惦记着,去年还有个客户请我吃月饼呢。”下午4时,屈华林的收件进入高峰,他的工服干了又湿,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记。满载包裹的货车驶向营业部,回程的路上,屈华林说:“天热归热,把件安全送到,客户说声‘谢谢’就值了。”从分拣场到配送路,从冻成冰的矿泉水到客户的一声问候,高温下的“最后一公里”,不仅有快递员的坚守,更有城市传递的温情。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工服里,藏着的是无数快递小哥对“使命必达”的最朴素的注解。
高温下的坚守,是对责任最朴素的诠释。原以为快递工作不过是打电话、送包裹的机械循环,可当身临其境我才真切体会到这份“深蹲式劳动”的沉重分量。炎炎夏日,动辄出汗,想起快递员手里那瓶冷冻水的“智慧”,记者心里多了一份对快递工作的敬意。“快递员肩上的重量,从来不只是一个个包裹,更是无数人期盼的重量”。在这座城市里,无数个“屈华林”正用青春的汗水,书写着新时代劳动者的荣光。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