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义乌   正文

金华晚报|不到一年已有200多人自费“打卡” 他们为何在义乌“假装上班”

2025-08-27 10:40:31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何晓峰

在义乌,一种新奇的“职场”悄然诞生。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人们自费“假装上班”,过“朝九晚五”的生活,却无工资收入。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争相加入这场看似“荒诞”的职场游戏。

有人不禁发问:在商机遍地的义乌,为何选择“假装上班”?8月26日,记者探访了这家位于义乌CBD莲都大厦的“假装上班公司”,了解了一群人从彷徨到坚定的蜕变。

上午9点半,“假装上班公司”办公区已是一派忙碌。几名“迟到”的“员工”忙着刷脸打卡。运营经理雷秋逸见状,笑着提醒:“昨晚加班了?注意休息。”

雷秋逸说,该公司创办于去年10月,创始人是一位丽水人。莲都大厦建成后,他租下一整层楼,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这里离市场近,大家相互激励,共同追梦。”

2500多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内,工位、会议室、洽谈区、茶室、茶水吧一应俱全,24小时提供空调和Wi-Fi,进出需录入门禁系统,就餐和抽烟也有固定区域,还有专门的团建活动区,硬件配置甚至高过一般职场。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的收费模式独特:非固定工位一天不到14元,固定工位一天不到30元,独立办公室一年2万至5万元。其中,固定工位还允许“员工”自行安装台式电脑等设备,独立办公室则为有更高需求的创业者提供便利。

午饭时间,“员工”们聚在用餐区,或自带便当,或点外卖,免费咖啡机、微波炉旁还有“禁止蕉绿”的趣味海报,为紧张的“职场”氛围增添了几分轻松。雷秋逸说,开业至今,公司已吸引了200多名“员工”常态化“打卡上班”,工作日每天约有四五十人到场,其中多为各行各业的创业者。

40岁的阿程是“全勤员工”之一。曾从事10年室内设计的他,年初因理念不合离职,打算自主创业。然而,高昂的创业成本让他望而却步,直到发现这家公司。他花5万元租下10平方米的办公室,摆放电脑、文稿、盆栽,充满艺术气息。

“一开始瞒着家人,怕他们担心,但心态调整后开始游刃有余。”阿程说,如今他的家人也开始支持他,妻子每天为他准备爱心午餐,得益于这家公司区位优势和洽谈环境,他的月收入已达老东家两倍。

“假装上班”也孵化出真成果。这家公司里,也有不少人实现逆袭,小安便是其中一员。今年2月时,小安还是一名单打独斗的跨境电商“员工”,2个月后他组建五六人团队,阵地从非固定工位升级到独立办公室。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公司在8月初还迎来了首位外籍“员工”——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马贾森。他租下一间办公室,频繁奔波于上海、义乌的市场,筹备着自己的事业。

“看到这些创业者不断突破,我们也很有成就感。”雷秋逸感慨道。这家公司的“员工”中,有刚毕业的年轻人,也有三四十岁的中年创业者,他们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正是义乌创业精神的写照。

在义乌,“假装上班公司”看似戏谑,却承载着无数梦想。有人视它为创业起点,有人将其视作失业避风港,更有人在这里找到转折点。雷秋逸说:“我们希望更多创业者从‘假员工’逆袭为‘真老板’。”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