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10:53:06
来源: 无
立秋已过,日头却依旧灼人。在婺城区琅琊镇白沙溪内,第二堰至文台堰约一公里的水域,每天下午来游泳的市民络绎不绝。人们尽情享受着戏水带来的清凉的同时,一旁,一群默默守护的身影始终坚守岗位,为市民和游客的安全保驾护航。
每天中午十二点,烈日当头,当大多数人都在享受着室内的清凉时,蓝盾救援队队员们已经迎着热浪踏上了白沙溪的巡逻之路,长时间的户外工作,让队员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可他们从未有过一丝动摇。
队员盛蓝芳的工作是沿河岸步行巡逻劝导,河边没有树荫遮挡,不一会儿汗水便浸湿衣衫。“今年在河道边新搭了一个遮阳棚,热得不行的时候能去那儿避避暑。”她的话语轻松,可那被晒得黝黑的手臂,写满了坚守的不易。
蓝盾救援队是婺城一支民间救援队伍,队员们志愿参与救援工作。每年最热的时节,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全方位守护白沙溪琅琊段玩水游客的安全。冲锋舟在水面巡逻,电动自行车在绿道上来回穿梭,队员们步行耐心劝导,无人机在空中盘旋监控,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他们的工作,会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
“请带好‘跟屁虫’再下水哦!”每看到一名前来玩水的游客,蓝盾救援队队员都要对即将跃入白沙溪的游客再三叮嘱。在这片水域,最常见的险情就是因水冷抽筋而溺水。蓝盾救援队队长告诉记者,就在前几天,一名玩水的游客突然腿抽筋,情况十分危急。所幸游客呼救及时且绑着“跟屁虫”,蓝盾救援队的冲锋舟立马就开了过去,迅速将游客救起。“虽然天气很热,但是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游客带好设备,万一发生危险,还有求救的机会。”徐宏亮说。
当夕阳西下,夜幕渐渐降临,婺江边散步、垂钓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此时,婺城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开始行动了。他们身着整齐的救援服,长袖长裤和装满急救用品的小马甲,让队员们稍微一动就汗流浃背,但他们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队长时常教导我们金钱和生命不能画上等号,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巡逻组的目标不是为了救援而救援,而是把一些危险的苗头掐死在摇篮中,这也挽救生命。”婺城蓝天救援队副队长陈子奇说。所以,他们仔细捋顺归位江边的救生圈的救援绳,用强光手电认真扫视水面,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遇到情绪异常的人,他们会默默在一定距离外观察守候,直到对方安全离开。
队员们深知,救援就是和时间赛跑,每一秒都可能关乎生死。为了更好地开展救援工作,队内的很多救援装备都是队员们自费筹钱购置的,他们深知装备是挽救生命的重要工具,每当看到受困者重获生机,这些付出便是值得的。
婺城蓝天救援队队长沈建华十分重视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升,经常组织队员们前往专业机构学习。从急救技能到绳索操作,从水域救援到山地搜救,队员们认真学习掌握每一项救命的知识技能。尽管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但只要警报响起,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安排好手头的工作,迅速集结,奔赴救援一线。
除了救援,让更多的人学会自救也是公益救援队的重要职责之一。“上肢骨折需要悬吊固定,可用三角巾吊臂……”在婺城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教室里,队员们正在给学员讲授急救知识,他们亲身示范,动作熟练、一气呵成。无论是心肺复苏,还是骨折固定,他们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演示得精准到位。面对学员,他们悉心指导,耐心纠正每一个不规范的动作。他们知道,每多教会一个人急救技能,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在救援实战中,他们更是展现出了专业与担当。今年5月底的一个凌晨,一位69岁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情况万分危急。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与蓝盾救援队迅速响应,在复杂的山地环境中展开救援。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凭借专业的绳索技术和精准的地形分析能力,主导高危区域攻坚工作,与蓝盾救援队形成了高效的“空地一体”救援闭环。经过近10小时的艰难搜救,终于成功将老人转移并送医。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感恩,回馈社会。每挽救一个生命带来的成就感,都是千金不换的。”婺城蓝天救援队队长沈建华的一句话,道出了婺城民间救援队伍共同的初心。他们因爱心汇聚,以热血坚守,这份对生命的责任感,让他们在高温和危险面前,始终坚定地守护着一方安全。每一次成功救援带来的成就感,都化作了无限动力,支撑着他们在公益救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