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教育   正文

政策解读 | 你想了解的学生资助政策,帮你问到了!

2025-08-27 11:30:14

来源: 无

作者: 董宏程 通讯员 金玲

新学期即将到来,学生资助项目也是不少家庭关注的话题。记者邀请金华市教育会计核算与学生资助中心为大家进行了相关梳理,请广大符合政策的学生及时申请相关资助。

一、义务教育有哪些资助项目

1.资助项目:(1)营养餐补助 (2)生活补助。

2.资助对象和资助标准

资助对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持证残疾学生、低保边缘家庭学生,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其他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件、重大疾病等突发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营养餐资助标准:每周为受助学生免费提供5顿(法定休息日除外)荤素搭配、营养合理的营养餐。

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小学生每生每年125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500元。

非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小学生每生每年625元,初中生每生每年750元。

二、中等职业教育有哪些资助项目

1.资助项目:(1)免学费 (2)国家助学金(3)国家奖学金。

2.资助对象和资助标准

免学费的对象: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一、二、三年级所有在校学生(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按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费标准给予补助,高出部分,学校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学生收取。

国家助学金的对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具体包括两类:(1)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2)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具体包括: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持证残疾学生、低保边缘家庭学生、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其他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件、重大疾病等突发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300元。

国家奖学金的对象: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二年级及以上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三、普通高中教育有哪些资助项目

1.资助项目:(1)免学费、免代收费 (2)国家助学金。

2.资助对象和资助标准

资助对象: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持证残疾学生、低保边缘家庭学生、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其他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件、重大疾病等突发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免缴学费、代收费并享受国家助学金。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每生每年2300元。

四、高等学校教育有哪些资助项目

1.国家奖学金: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高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0元。

2.浙江省政府奖学金:用于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浙江省内高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3.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高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同一学年内,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和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不可兼得。

4.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高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不含退役士兵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开支。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7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500—50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2—3档。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按照普通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管理,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700元。

5.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并贴息,金融机构向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基本生活费用。全日制本专科生贷款金额为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0元,全日制研究生贷款金额为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25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利率为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70个基点执行。

浙江省户籍的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地农商银行(农信联社)等金融机构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从2025年起,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扩面工作,将贷款对象范围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大到中等收入及以下家庭学生。中等收入以下家庭界定标准由各地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