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草木情深] 冷面夹竹桃

2025-08-28 06:00:07

来源: 无

作者: 范泽木

在诸永高速,我第一次真正认识了夹竹桃。这花分红白两色,红得饱满如女人红唇,白得纯净似去壳荔枝。虽见过多次,却从未起意去识它。缘分之来,往往如此。

上了高速,红白两色的夹竹桃便如有序变幻的灯带,不断涌入视线。我以为它们会一闪而过,未料竟一路蔓延,直到我下高速。在收费站外零星的花丛前,我用手机拍下它——软件告诉我,这是夹竹桃。

那个下午,夹竹桃兀自绽放的景象,如女人倔强的侧脸,也似少年梗着的脖子,久久占据脑海。几小时后返程,再上诸永高速。知晓了名字,心中竟生出别样滋味,如同得知心仪者大名,有种踏实的愉快。

夕阳西沉,红彤彤地安在挡风玻璃上。柔光下的夹竹桃愈发妩媚,白得耀眼,红得惊艳。不久,太阳隐没,花在暮色中艳丽片刻,终沉入黑暗。

几天后,我将夹竹桃照片贴上朋友圈,题为“夏天之花”。立刻有人回复:“夹竹桃花有毒,只可远观不可动手喔!”心下怔忡:如此清丽干净的美,竟有毒?查阅资料,果然。一丝失落悄然弥漫,仿佛一枚精致硬币缺了口。万事万物,果然难臻完美?

那晚散步,至一小区外,又见几株红白夹竹桃。我如见老友,驻足墙外。似有暗香浮动,若有若无,却又来得坚决,不由分说。

归途中,那些瑰丽却含剧毒的花——虞美人、曼陀罗、夜来香——忽地浮现脑海。心似被困于皱褶处,又猛地瞥见豁口。想起朋友在朋友圈的评论:“美的东西往往有毒。”此言不虚。当我们面对极致之美时,常易痴迷沉醉。贪欲如影随形,总想占有,想掠夺。此念一起,便易陷入美的漩涡,沉沦难拔。事后才悟,那令人沉溺的“毒”,往往源于自身无法克制的欲念。那“毒”,是诱惑本身滋生的幻影,是痴迷者与所痴迷之物共同酝酿的迷障。沉醉其中,往往两败俱伤。

可夹竹桃的“毒”,却像是成全自己的大智慧。这毒,是警醒,使人只能赏其美而不可亵玩近其身。它的美,正因这毒,得以保全,得以屹立。目睹太多因美而哀的悲剧,太多美被蹂躏把玩的悲哀,夹竹桃这“以毒护美”之道,竟显出非凡的智慧。因美而毒,因毒而美,浑然天成,自有其深刻的合理。

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又行于诸永高速。盛夏午后,阳光灼烈。当几乎遗忘夹竹桃时,穿过隧道,它们再次猝不及防又自然而然地撞入眼帘。

奇怪的是,花竟开得一如既往:饱满、明丽,娇艳欲滴。环顾路边,不见残花——这花竟一直不曾凋落?

身处江南,看惯春花秋月,桃花、梨花、茉莉、荷花……纵使明艳,也总是来去匆匆。夹竹桃花期之长,令我惊异。那晚再查资料:其花期贯穿夏秋,长达半年!更得知它是“环保卫士”,吸附灰尘、雾霾能力极强。难怪路边、小区,总见其身影。

对它的好感又增一层。夹竹桃花果然有“毒”,它以毒为土壤,绽放出蛊惑人心的艳丽与清纯。这毒,是美的独特注解,是它燃烧自我守护核心的火焰。恐怕唯有此“毒”,方能让美如此娇艳蛊惑,如此淋漓尽致,亦如此恒久绵长——一种懂得自我保护、从而得以持久绽放的生命智慧。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