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义乌   正文

【高温下的坚守⑧】环卫工人方廷芝的夏日坚守与幸福日常

2025-08-28 17:20:49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金晓英 文/摄

8月28日下午1:30,义乌市城北路金义轨道秦塘站口的地面温度已突破40℃。阳光炙烤着路面,来往行人匆匆躲进树荫,53岁的环卫工人方廷芝依旧穿梭在车流间,橙色环卫服在烈日下格外耀眼。

她头戴宽檐斗笠,罩着口罩,后背的环卫服已被汗水浸湿。“从中午12点到下午5点,这段最热的时间都是我的班。”方廷芝停下手中的活,摘下口罩时,额前的碎发已被汗水打湿,贴在泛红的脸颊上。

听说记者要采访,她连忙把扫帚和簸箕挪到天桥下的阴凉处,爽朗笑道:“天怪热的,我去给您买瓶水!”不等记者回应,她转身就要往旁边的便利店走,被拦下后,才不好意思地抹了把额上的汗珠:“这么热的天还要跑出来采访,你们当记者的也辛苦。”说着,她从放在天桥下的包里掏出一个水杯,拧开盖子仰头“咕咚咕咚”喝下大半杯,水珠顺着嘴角滑落,她随手用袖口擦了擦,又露出笑容。

当记者夸赞她描了眉毛、抹了口红格外精神时,方廷芝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带着几分羞涩和骄傲:“好看不?今年过完春节,儿媳妇特意带我去纹的眉毛和嘴唇。她说我每天在外干活,也得收拾得漂漂亮亮的,现在邻居们见了都夸呢!”阳光白云下,她弯弯的眉毛透着精致,红润的嘴唇让黝黑的脸庞多了几分神采,也让这份在高温下奔波的工作,多了一丝对生活的热爱。

方廷芝来自河南商丘,和丈夫在义乌当环卫工已有10多年。每年暑期,高温都是他们要闯的“大关”,除了大容量水杯,她的包里总会备着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用品。“刚开始来的时候,夏天扫马路总中暑,头晕恶心得站不住,现在干了10多年,早就习惯了。”她笑着说,有时候家里让她休息,她反而不自在,“看着自己扫过的马路干干净净的,心里踏实。”

说话间,方廷芝不时掏出毛巾擦拭脸上的汗水。提到家人,她的语气里满是幸福:“我们一家四代7口人都在义乌。80多岁的婆婆跟着我们住,儿子在厂里打工,儿媳妇在家带两个孩子,我和老伴儿扫马路,一家人天天能凑在一起吃饭。”她尤其念叨儿媳妇的好:“孩子待我比亲闺女还亲,知道我夏天干活累,每天下班回家都给我端好凉白开,还总变着花样给我做可口的饭菜。”

在义乌的这些年,除了家庭的温暖,让方廷芝最难忘的,还有连续多年参加的环卫工人年夜饭。“每年春节前,都会有爱心人士和企业组织我们上千名环卫工人吃年夜饭,那场面热闹得很!”她回忆道,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还有义乌特色的馒头。“平时大家都在不同的路段干活,很少有机会碰面,年夜饭上能见到好多老乡,大家坐在一起聊家乡话、唠家常,心里暖洋洋的。”她记得有一年,爱心企业还给每个人送了保暖内衣和春联,“拿着那些礼物,感觉在义乌过年就像在老家一样,特别亲切。”

方廷芝说,高温天里,常有爱心单位在路边设起“清凉驿站”,给他们送矿泉水、西瓜、绿豆汤,还有药店免费提供防暑药品。“每次收到这些东西,都觉得心里特别甜,再热再累也值了。”

下午3点,阳光依旧毒辣,方廷芝喝完最后一口水,重新戴上口罩,拿起扫帚走向马路。橙色的身影在烈日下缓缓移动,像一缕清风,驱散了夏日的燥热,也让这座城市多了一份温暖的坚守。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