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21:44:07
来源: 无
区委书记不读发言稿,没有照本宣科、没有拿腔拿调,而是通过十多页图文并茂、清晰明了的PPT娓娓道来,讲的全是白话、实话、掏心窝子的话,深深触动了台下的党员干部——
8月28日,金义新区举行2025年三季度“三看三比”现场活动暨第48次“三大突破”专项行动工作例会。会上,金华金义新区管委会主任、金东区委书记黄国钧发表讲话。
“PPT的使用减少了同志们记笔记的负担,传达上也更清晰直观。而且我们现在已迈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这也表达了我从传统思维转向互联网思维、数字思维,拥抱数字经济、拥抱人工智能的决心。”没有严肃念讲稿的场景,没有架子的开场白,区委书记直白简短的观点阐述,以及真心真情的经验分享,与会者们反而听得更入神了。而从区委书记“掏心窝子”的话中,记者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新区在“全域蝶变”新阶段中的活力、信心与干劲。
“鲜花和掌声必须献给那些在一线实干担当的干部”
一线基层干部走上主席台,5分钟、晒实绩、讲事迹、拼干劲——这是新区第48次“三大突破”专项行动工作例会上的动人瞬间。
自去年起,新区每周召开一次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工作例会。这样的例会主要是“找问题会”“攻重点会”,但同时,也是赛马场、亮晒台,更是新区抓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载体。
新区全域蝶变,背后是广大党员干部持之以恒的克难攻坚。孝顺镇党委委员王劲俏就年轻干部如何“敢拼破局、韧劲扎根、团结合力”在“三大突破”中落实工作进行汇报:“基层落实就需要‘钉钉子’精神,决定干就坚决拿下,用行动打破僵局!”塘雅镇副镇长姚培成分享基层体悟是,小乡镇也能干出大事业,他摸索出了一套“清单管理法”,把工作拆解为资金重点和难点等“五张清单”全程量化管理;区住建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毕建新说,归根到底,推动项目落地靠的是人的主动作为,是干部作风和服务意识的体现;高新服务中心规划建设部副主任贾冰说,我们建立了项目每日联络和更新机制,绝不让任何环节掉链子、拖慢进度;金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阵说,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亮出办法实招、发言掷地有声……5位一线基层干部的先进典型发言亮色纷呈,让人看到新区全域蝶变中的最强力量。
“区委就是要旗帜鲜明地为实干担当者鼓掌,鲜花和掌声必须献给那些一线实干担当的干部。”黄国钧说。新区坚持基层第一、发展第一、实干第一,选人用人上,唯干事者上、唯干事者强、唯干事者荣,只要想干事,新区一定有舞台,只要能干事,一定有掌声!
“鲜花和掌声必须献给一线实干担当者”,折射出新区之所以为新区的核心要义。
金义新区明确,新区就是“项目+产业+以效率为核心、以开放包容为根本的最优营商环境。”近年来,新区以“大干快上”的实干作风抓住了光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窗口期”,快速打造了金漪湖科创策源地等一系列新区标志性平台、园区、建筑。一个个倾注了广大党员干部拼搏汗水的“昨日项目”,造就了新区今天的形象、经济增长点、城市的展示点、民生的幸福改善点、文化的传承保护点,而纷至沓来更多的“今日项目”“明日项目”,是时与势的选择,是实与干的必然,也是全域蝶变的根本所在。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让我们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刚刚结束的区委五届八次全会中,有一个新提法引人注目:新区要力争三年打造全省新能源汽车第一区。
“新能源汽车第一区”是什么概念?在地方发展“造车”产业“窗口期”收紧,在相关领域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在哪?有的人或许还在困惑。而在第48次“三大突破”专项行动工作例会上,记者从区委书记“掏心窝子”的话中窥见更多深意。
“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一辆汽车,它更是一个资源整合的产物,从未来视角看,新能源汽车本质上是一台智能机器,其最终发展是实现新能源的智能化应用。”黄国钧认为,无标志性产业不新区,新能源汽车就是金义新区的标志性产业。目前,金义新区已具备新能源汽车产能的优势,同时新区也兼具有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一众具有新区辨识度的现代产业集群——产业的“蝶变”,正是新区全域蝶变所扇动的“另一只翅膀”。
“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际,关键就是要抓住这个产业机遇,把‘新区造’做得更加智能化。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让我们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黄国钧说。
会场之外,蝶变之音。
金义新区的产业版图上,以新能源及其上下游全产业链为核心的“3+3”现代产业体系提质焕新、聚链成势:零跑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全面量产,40余家信创企业构建起从芯片、存储到整机制造的完整链条,“视亿医疗”“凯富博科”等不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有怡科技”“恒东智能”等“机器人军团”竞逐新赛道,“轻舟智航”让无人驾驶照进现实,“艾普瑞”领航生物科技最前沿,环金漪湖大孵化器集群制胜未来……
现代产业集群拔节,广大企业家斗志高昂,“创”在新区劲头足。浙江普莱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伟明深以为意,他说,从营商环境到发展条件,新区无疑已是一片面向未来的创新热土。今年,企业也就园艺机器人项目在新区开展投资建设,这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服务经济社会的着力点。
“一个干部只有实干,才能赢得口碑和地位,才能真正受到老百姓的拥戴”
在当天上午的2025年三季度“三看三比”现场活动中,与会者们先后来到光南小学、东湄科学城创智大厦、孝顺马腰孔千亩方、数字经济产业园、零跑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金漪湖云水汀等项目现场,从科技感人文感十足的“未来学校”到“产城人文”美景相得益彰的“未来社区”,再到智能创新的“未来产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未来生活”,新区的蝶变之美从西片一直延续到东片,已走进或将走进人们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流项目”“一流品质”“一流城市”“一流作风”——“一流”,是新区的气质面貌,更是当下广大新区党员干部的拼搏状态。
然而,放眼区域之外,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
“一流”让城市和人始终保有锐气,在应对环境之变数时,拥有更多从容。而始终保持“一流”的关键,往往在于行与思是否解决了最突出、最困难的问题,正如破蛹成蝶,幼虫打破了最艰难的桎梏,方得羽化蝶变,为生命创造出更多精彩和可能。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民心声是改革所向。眼下,迈入全域蝶变新阶段,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一流新区新实践,金义新区精准发出了“新发展四问”:“增长极、新中心”之问、“全省第四极核心区”之问、“金义主轴拉动力和金华市区首位度提高”之问——以问题推动干事创业、事业发展。
发展关键,扭准问题。问题解决,落实在人。干部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力量,当干部就是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政策的落实、工作的推进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我们今天能够实现崛起,关键在于有担当,如果不干,我们如何解决方方面面的发展难题?这些问题将永远存在。”黄国钧认为,一个干部只有“钉钉子”式的实干,才能赢得口碑和地位,才能真正受到老百姓的拥戴。
的确,新区的“一流”状态,是建立在实干解决的一个个发展问题上的:有了浙中建材市场的圆满破产重组,这一品牌悠久的市场才有如今的新活力、新发展;有了大项区块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解决,有了如今西片城市的蝶变新风景;有了破除服务企业中的一个个“肠梗阻”,才有了新区“热带雨林”的现代产业集群……如今,站在全新的起点上,新区又将围绕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等有了新使命、新部署、新奋斗。
“渔夫出海前,并不知道鱼在哪里,可是他们还是选择出发。因为他们相信,一定会满载而归,人生很多时候,是选择了才有机会,是相信了才有可能,不是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有了希望,不是看到机会才开始行动,而是行动了才有机会。”会议最后,PPT的最后一页,是分享,是寄语,更是方向。
人民至上,发展至上,实干至上,全力奋进全域蝶变新阶段!我们必将奔赴更加光明的未来!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