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07:19:12
来源: 中国蓝新闻
今天是七夕节,你打算和谁一起过?是甜蜜的约会,还是热闹的聚会?
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亦称“乞巧节”,源于“牛郎织女”传说,寄寓祈福姻缘、祈巧求艺,也被称作“中国情人节”。可是你知道吗?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远不止情人节那么简单!
七夕不只是
“中式情人节”
七夕=中式情人节?老祖宗在线“科普”:早期的七夕和爱情没啥关系。古人过七夕,可是“上知天文,下晓女红”!
观星指南:
早在汉代,七夕便是“天文观测日”!古籍《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初昏,织女正东乡(向)。”当织女星位于正东向,就意味着七月农忙开始啦。
出土于陕西靖边县渠树壕东汉墓的天文星象图,银河、牛郎、织女星全标注,堪称古代版“星空App”。
女子力拉满:
七夕又名“乞巧节”,古代小姐姐们在这一天,会一起“组团”切磋手艺!穿针快的叫“得巧”,慢的叫“输巧”。
明画《汉宫乞巧图》里76位宫女的乞巧现场,堪比“古代女子技能大赛”!
古人送礼清单竟有花椒?
这波操作太秀了
谁说浪漫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玩起仪式感,不得不感叹一句“还得是老祖宗”!
送花椒:七夕还在送玫瑰?古人直接送花椒!《诗经》有云:“视尔如荍(qiáo),贻我握椒。”女子送男子花椒,寓意“多子多福”,网友:比玫瑰实在,还能炖肉!
送芍药:《诗经》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爱人之间便以芍药相赠表达爱意。网友:原来芍药是古人的爱情花!
送红豆:“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在古代南方,无论是定情、婚嫁,还是日常生活中,红豆都蕴含着吉祥寓意,甚至还有婚后在枕下压六颗红豆的风俗,以保婚姻幸福。
写情书:你以为古人只会送礼物?他们写起“情书”来更绝!马圈湾汉简中,有一枚特殊的“通关申请书”——公元前65年,一位女子跋涉百里到玉门关,只为给戍边的丈夫送冬衣。短短49个字,见证了2000多年前的爱情。网友:这哪是申请书,分明是古代版“我想你”!
打开七夕的N种方式
原来七夕还能这么玩~
文人的七夕:晒书比秀恩爱更浪漫
晒书节:东汉《四民月令》记载七夕要晒书防虫,而宋朝官方直接办“曝书会”,藏书、字画、钟鼎彝器统统拿到外面晒一晒。古代“文青”边晒边唠嗑,主打一个“知识型浪漫”!
拜魁星:相传魁星生于农历七月初七,古人认为魁星主管文运,因此就有了七月初七拜魁星、求中举的风俗。网友锐评:原来七夕是古代考公祈福日!
吃货的七夕:过节必须有好吃的!
古人七夕爱吃“饼”:两汉尝黍饼,魏晋南北朝时流行吃汤饼,唐朝吃斫饼(寓意圆满)。网友:原来“饼”才是七夕C位美食!
食物也玩谐音梗:宋朝流行吃巧果、荞、花瓜。巧果的“巧”谐音“桥”,意味着“搭鹊桥”。
古人的情话:跟着《诗经》学表白!
别再只会说“520”,《诗经》教你表白:
·暗恋:“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我在这头,心动在那头!)
·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心动千遍,不如行动一次!)
·热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你一笑,我手里的桃花都不好看了)
·官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小手一牵,岁岁年年。)
当然,“中国式”的浪漫,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意义。七夕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现代意义。情侣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送花和巧克力。比如,有人会选择这一天穿上汉服,重现古代的“乞巧”仪式;有人会选择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为对方制造一场浪漫的惊喜;有人会做一顿美食、买一束花好好犒劳自己。总之,无论是单身的自己,还是和重要的人在一起,若能将日子过成花,则人生处处有欢喜。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