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15:00:05
来源: 掌上永康
说到毛芋,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永康舜芋”。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永康舜芋”以其皮薄、肉白、口感粉糯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这段时间,永康新鲜毛芋陆续上市。
“帮我挖75公斤毛芋,下午我过来拿。”近日,在永康市前仓镇荆州村的农田里,村民钭长根一边接着订购电话,一边弯腰挖芋。他动作娴熟,手起镰落削去茎叶,锄头轻翻,一窝窝饱满的毛芋就从泥土中露了出来。抖泥、去须,不一会儿,篮子里就堆得满满当当。
“今年毛芋的品质和往年差不多,就是上市略晚一些。”钭长根介绍说。最近这些天,他和妻子每天都要挖300多公斤毛芋,从早忙到晚。
钭长根是村里有名的种芋大户,管理着8亩芋田,已有40多年种植经验。他表示,种植毛芋整体难度不大,关键要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再加上气候适宜,就容易丰收。“水是最重要的,缺水毛芋就长不大;其次要及时除草,否则草和毛芋争肥,营养就跟不上。”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钭长根成功将毛芋的种植时间提前到农历10月底,实现提前上市,抢占了市场先机。目前,他已采收1亩多毛芋,销售收入达8000多元。
近年来,永康市持续打造“永康舜芋”品牌,并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主产区,荆州村已有数十年种芋历史。从最早用于充饥,到如今成为“国字号”品牌,“永康舜芋”经历了质的飞跃。据该村村委会落马官员介绍,生产队时期,家家户户种一点,既当菜又当粮。后来分田到户,规模逐渐扩大,成了不少家庭交学费、贴家用的经济来源。后来慢慢发展成了家家种、户户忙的特色产业。
如今,荆州村有300多户村民在种植毛芋,总面积超800亩,亩产约2500公斤,品种也从过去的白芋逐渐优化为现在的红花芋。因品质出众,“永康舜芋”还被上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选为极地科考物资,登上了“雪龙”号科考船。
随着品牌声名远扬,越来越多客户直接上门采购。市民叶丽是这里的常客,今年她又预订了150公斤。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今年7月,前仓镇17个村共同投资的共富项目——舜芋仓储加工中心正式动工。李敏经常去工地查看进度,希望项目早日建成投用:“加工中心建成后,配套冷库可以延长销售周期,深加工也能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效益,让‘舜芋’走得更远。”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