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教育   正文

金华小记者·金彩佳作|中学小记者八月优秀作品展示(一)

2025-08-30 11:09:00

来源: 无

作者:

对我来说,“根”就是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的故乡。那里有我童年的欢笑,有我成长的足迹,更有我无法割舍的亲情和友情。每当我想起那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家的深深眷恋,也是对根的无限思念。

湖镇,一条白鸽湖将其一分为二。晨曦初照,湖面波光粼粼,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宁静的水面上勾勒出一幅画卷,炊烟袅袅,以独特的烟火气吸引各地游客。小镇傍水而建,古朴的街巷与错落有致的屋舍,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透出一股岁月静好的气息。漫步于湖畔,微风拂面,带着淡淡的水汽和花香,让人心旷神怡。夕阳西下时,整个湖镇被染上了一层金黄,湖面与天边交相辉映,美得令人窒息。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悠然自得,透着一股温馨与和谐,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醉在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舞狮队也要紧锣密鼓的表演。大人们忙着准备年货,孩子们则兴高采烈地放鞭炮、贴春联,看硬头狮子。那时的我,总是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裳,跟着父母去拜访亲朋好友,接受他们的祝福。那种欢乐和喜庆的氛围,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故乡,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求学。在这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也收获了知识和成长。但无论我走到哪里,心中那份对故乡的思念却从未改变。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起家中的亲人,想起那片熟悉的土地和那里的风土人情。我知道,那就是我的“根”,是我永远的牵挂。

千盼万盼,终于要回乡了。一下车,那专有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一草一木,一花一石,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变的只有人。我褪去了儿时的稚嫩,取而代之的是青春的模样。奶奶也苍老了几分,可不变的是奶奶对我的爱。我爱这里,爱这里的一切,这里的风土人情,是他乡所不能替代的。想着,泪水不禁翻滚下来。如果故乡是根,我就是根须,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也离不开根。

“根”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起源和归属,更承载着我们的文化和传承。在故乡的熏陶下,我学会了尊重长辈、关爱他人、勤劳善良等传统美德。这些品质不仅让我在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那份来自“根”的滋养。

如今,虽然我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节奏,但心中那份对故乡的眷恋却愈发强烈。我明白,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成为什么样的人,“根”都是我永远的依靠和力量源泉。它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回家的时光。

总之,“根”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起源和归属,也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汲取力量和智慧。让我们珍惜那份来自“根”的滋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七(4)班 陈恩泽

指导老师:鲍俣昕


那件小事温暖着我

又是一年秋天,金桂缀满枝头,甜香随风飘散。我仰望着头顶如云似霞的桂花,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记忆深处,那件温暖的小事,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卖桂花糕了!卖桂花糕了!好吃不贵!”每次上兴趣班,总能听见这熟悉又亲切的吆喝声。声音来自一位卖糕点的奶奶,她经常在兴趣班附近摆摊。奶奶是我的邻居,岁月在她的双手留下了层层老茧,满头青丝也变成了花白。但她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浑身散发着积极乐观的活力,让人见了就觉得温暖。

那天,兴趣班刚下课,我满心欢喜地像只欢快的小鹿,迫不及待地冲向门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急切地寻找妈妈的身影。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个小时转瞬即逝。此时,兴趣班的门早已关上,夜幕降临,月亮悄悄爬上了天空,可妈妈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我的心里渐渐被不安和恐惧填满,无奈之下,只好怀着胆怯的心情,孤零零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我忐忑不安地走着,身后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小姑娘,这么晚了,一个人你不怕吗?奶奶陪你吧!”我惊讶地回头,看到奶奶正一脸慈祥地看着我,那眼神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恐惧。我先是一愣,很快反应过来,连忙感激地答道:“好的,谢谢奶奶!”

就这样,我和奶奶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皎洁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为我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秋风拂过,桂花轻轻飘落,无声却又带着一种独特的曼妙。满树的桂花竞相绽放,千簇万簇压满枝头,开得热烈奔放,却又散发着淡雅的香气。桂花树下,我们的影子被月光拉得长长的,一老一少,温馨又美好。

走着走着,奶奶突然停下脚步,从摊位上拿起一份热乎的桂花糕,笑着对我说:“小姑娘,奶奶这里有热乎的桂花糕,你带回去,和你父母一起吃!奶奶的手艺好着呢!”看着奶奶热情又真诚的样子,我实在推辞不过,只好满心感激地收下了。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尽情欣赏着这迷人的夜景。浓郁的桂花香从远处悠悠飘来,仿佛唤醒了沉睡的街道,家家户户都仿佛探出头来,陶醉在这迷人的清香中。街道两旁,桂花如繁星点缀,香气四溢。天边的月亮散发着柔和迷人的光芒,几颗零散的小星星孤零零地挂在一旁,为这月圆桂花夜增添了几分别样的浪漫。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了很久。奶奶时而看看我,时而望向远方,眼神中似乎藏着一丝忧伤,好像有什么心事。我忍不住好奇地问:“奶奶,你怎么了呀?”奶奶先是一愣,随后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缓缓道出了心事:“哎,我的女儿出国留学,好久没回来了。但我看见你,就仿佛看到了她小时候……”听了奶奶的话,我心里一阵酸楚,看着她忧伤的眼神,我毫不犹豫地一把拉住她那布满老茧的手,希望能给她带去些许安慰。奶奶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意,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转过头,继续向前走去。

没过多久,小区的大门出现在眼前。我紧紧拉着奶奶的手,快步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那年的桂花糕,香甜软糯,至今让我回味无穷。那小小的桂花糕里,承载着奶奶满满的关爱与温暖。每当秋天来临,桂花香起,我就会想起那件温暖的小事,想起那位慈祥的奶奶。这份温暖,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成为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七(3)班 张蜜格


海蒂与爷爷

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九(10)班 王芷琦


茶与初雪,并明并沸

初雪在南方是美好的,我却对它鲜有见闻。记忆中的那场初雪,来得突然,去得匆匆。短暂而美好的不仅仅是那场措手不及防的雪景,更是古朴小架子上一壶暖茶在弥漫的清香。茶的沸腾给予内心温热,雪的闪光更点亮内心。

周末的我百般无聊,便忍着寒风在露天阳台上一番折腾,在杂物与灰尘中翻出一套茶具。命运牵移之下,茶具很快洗净,小火炕中添上几块黑而炽红的炭火,架上铁架,瓷白茶壶里的红茶在小火上微微酝酿开来,微风中升起了细而柔的白烟。

看着炕中的火炭,它们起先乌黑如漆,在火焰的轻轻蔓延中,被烧得热烈而炽红。烧过的地方则像土壤般松软,灰白的颜色就像远方的天空,是冬季独有的绵软。上面的铁架有些深邃,散发着舒适的暖意。米白色的瓷壶已漆上多次劳作的痕迹,自下而上的棕黄映衬着独特的山水美景。看瓷壶中的红色茶叶,起起伏伏,错落有致,轻轻荡漾,散发出阵阵幽香,飘起的薄烟更是令严寒畏避三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我就这么看着茶叶融入冬烟的绵软,任温暖渐渐地充满心扉。

忽然,天空中小雨飘飘然落下。我仔细一看,内心惊喜万分。“下雪了!”我痴痴地望着,任由小小的雪朵到头上、肩上、手上,甚至泯没在茶里。好似突如其来的浪漫,“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一场初雪与茶作伴,它短暂的浪漫被我同香茗饮下。即使一饮便尽,然其清香缠绵,回味尤甘。我忘不了茶中的明亮,与其中初雪的沸腾。更不会忘记那点点白星,照耀我心扉。每一次失意中的美,恰是最好的浪漫。

那一场初雪与茶为伴,它们并沸并明,点亮了我内心深处的豁然。

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九(9)班 池雨菲


风雪烂漫,坚定不移

窗旁的梅花开了,艳红交织在一起,朵朵微簇。风微起,淡蓝的窗帘泛起阵阵涟漪。《蝴蝶的翅膀》的书页翻动,文字跳跃。斑驳的树影婆娑闪烁着,我仿佛看到了你,亲爱的张桂梅老师,站在大山深处,在花丛中回眸浅笑。

与你初识,不过幼时电视上的匆匆一瞥。舞台上,你伴随着灯光,徐徐走来。画面上满是你悉心教导的身影,是你与同学们相处的面若桃花。我被你所感动,那双饱含风霜却璀璨的眼睛将我深深吸引。

年岁稍长,便和《蝴蝶的翅膀》相遇。刚翻开书,便是你5点多起床,走向教室,于蒙蒙夜色中,举起大喇叭用微微沙哑的声音厉声催促姑娘们起床。你晨间迎着朝阳巡视,午时走在林荫小道,踩着从树叶罅隙掉下的光辉,用严厉的目光督促着孩子们,日落目送晚霞,看见了华灯初上,夜间欣赏素月分辉,遥看世俗阑珊的最后一抹灯火,守着孩子们入睡。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睡眠,你却从未展现疲惫,人前总是板着脸,满目严厉。到底是什么推动着你如此辛苦,无私付出?我不明白,以你的才能完全可以飞向更广阔的世界,每月领上丰厚的工资,过清闲自在的日子,何苦将自己囚于大山,去挽回毫无关联的生命。我不解,明明身患数十种疾病,为何你还如此执着,在重重大山间,在贫瘠的土地上,建起全国第一所免费的女高?为何即使疼痛难忍,也坚守岗位,照顾着孩子们。

随着书页一天天变化,我渐渐走进,才真正读懂了你。崎岖山路间,数万次的前进,你看着花季少女被迫嫁人,看着一个个稚嫩的脸庞被生活蹉跎。你苦口婆心,将女孩带离深渊,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建立起华坪女高。“我生来就是高山而并非溪流,我欲于群山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并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巅藐视卑微的懦夫。”望着女孩们欣喜上进的面容,你终于露出微笑。

怀着敬佩的心,我走近你。由于关节痛,你的手上贴满了膏药;早上要吃十多种药,中午吃五种药……你却笑着说:“拼就拼一点吧,现在是当妈的感觉……”你从童年时期的顽皮,到丧失丈夫后的脆弱,面对坎坷命运时不妥协的精神,以及不畏艰苦、排除万难为大山女孩创造读书环境的坚韧和决心。你关心大山的孩子,你说她们也有读书的权利。文字间,我读懂了你:崖边的桂,雪中的梅,从不惧严寒,它们用生命绽放,给予人们馨香。

合上书,我终于看清了你,枯槁的短发凌乱地贴在脸上,脸上的皱纹如同沟壑,却始终洋溢着笑,望向孩子们时,眼睛充满爱意。

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八(12)班 汪子轩

指导老师:付曼芝


谁提笔为你绘丹青

风翻旧笺,似蝶舞蹁跹。指尖温,瞬间心头漫。曾以为,丹青妙处尽在宣纸山水间。你离去,方知浓墨藏于回忆褶痕里面。你未握画笔,却将春梨簪我发。

夏蝉声,染进书页。秋穗黄,你引我数脉络。冬雪飘,呵气画圆。那画面,暖了岁月。

如今翻遍画本,难寻你鬓角霜痕。砚台已冷,墨香消散。研不出,你笑时暖晕,方悟珍贵丹青。无关纸墨,是你把平凡日子细细绘入我心。

风来,我对云轻唤,看漫山菊绽,如你曾教我认的。旧时光,金黄花瓣。自你别后,无人再为我,绘这烟火人间。

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八(7)班 胡嘉杰

指导老师:汪红军


独钓寒江雪

金华十五中七(7)班 周青辰

指导老师:姜巧英


我的“朋友”

儿时的玩伴,总被铭记于心。在我尚未入学的时候,曾居住在老家。我的老家在镇子上,街坊邻居都是老人,极少见哪家孙子孙女归家,我只能独自玩。好在小镇依山傍水,有的是地方给我玩。

祖父清早出门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中午才肯回家歇息。祖母整日打扫买菜,闲不下来。因此,我和姐姐总是和祖母匆忙说一声,就跑到小水坝,因为水坝边的石头就是我们的朋友。到了小水坝边,我们就爱找好看的石头,通常是找纯白的。姐姐说这河边有玉石,纯白的可贵可贵了,她总是一知半解地教我如何辨认,并告知我什么颜色的值多少钱。懵懂的我对金钱一窍不通,她就和我说一块玉石可以买多少包零食,可以买多贵的玩具。

现在想来,其实彼时的她对石头是一窍不通的。可我当时倒是深信不疑,当然现在也不知真假,不过我猜测大抵是假的吧!不然这河也不至于冷冷清清,人迹罕至。不过当时找到的石头确实漂亮。有白色的,阳光照着清透润泽,外面还有些棕色小点,摸起来沙沙的。有些圆圆润润的,就像鸟蛋一样。我还捡到过火山石一样的石头,灰棕色,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小孔,形状不太规则。不过我们这没火山,怕是哪个人像我们一般寻宝,宝没寻到,倒把自己的火山石掉了吧。

夏天到的时候,水慢慢漫上来,鱼虾渐渐多了。徒手抓不到,就用石头引流,用大石头摆一圈,在水流过来的方向开个口,鱼就自己游进去了。我自认为和我的石头朋友们算不上是单方面的利用,我付出力量和时间,收获鱼苗。而石头付出的只是在夏天下水冲个澡,收获的是作为随处可见的石头,它一成不变的位置得以发生改变,它的作用得以发挥,得到了人们一句“幸好这里有些石块”的赞美。尽管不长,尽管没有诗意,但对它的情感却是发自真心的。对于石头,我发自内心的喜爱。至于石头对我,我想应也是喜爱的吧?不过,具体得看石头的悟性了。

如此一看,人和物的友情倒是最纯粹。

金华十五中七(7)班 方天辰

指导老师:姜巧英


向日葵

金华十五中七(3)班 周何萱

指导老师:卢正操


黑暗中的星光

夜,无声无息地降临,黑暗如潮水般淹没了整个操场。教学楼的轮廓在夜色中逐渐模糊。然而,在这片寂静的黑暗中,有一群人依然在橙黄的灯光下挥洒汗水。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拉长,投射在操场上,仿佛一幅无声的画卷,记录着这个注定被所有人铭记的夜晚。

明天就是校运会了,而我们班的开幕式舞蹈却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调整。为了在明天的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状态,全班同学在晚上六点,夏天最黑暗的时刻,来到了操场上进行最后的训练。夜色如墨,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黑幕笼罩。我们站在操场旁的篮球场上,彼此的面容在黑暗中模糊不清,只有偶尔传来的低声交谈和急促的呼吸声,打破了夜的沉寂。

起初,我们的训练并不顺利。大家的动作参差不齐,节奏也总是对不上。篮球场上此起彼伏的是争吵声:“你这里应该这样做才对!”“不对,我这样更有表现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团队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上迷失方向的船,失去了舵手,失去了目标,随波逐流,随时可能触礁沉没。黑暗中的我们,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心情沉重而焦虑。

就在这时,主席台前的操场突然亮起了灯光,音乐声随之响起。那是另外一个班级在排练。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每一个转身、每一个跳跃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他们的默契令人羡慕,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黑夜中熠熠生辉。那一刻,他们是这片黑暗中唯一的亮光,而我们却只能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心中充满了羡慕与不甘。

不知是谁提议,我们推推搡搡地来到了操场前面的草地上。此时的我们背对着光亮,面对着黑暗,仿佛在向未知的挑战宣战。“大家记住刚才讲的要领,尝试一次。”不知是谁的声音在此时响起,像一道光划破了黑暗。团队的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而专注,仿佛那艘迷失的船终于找到了舵手,重新扬起了风帆。

音乐响起,我们的动作开始整齐划一,每一个节拍都被精准地捕捉,每一个动作都被认真地执行。然而,细看之下,却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我们的动作虽然整齐,却像一具具提线木偶,缺乏灵魂与激情。排练结束后,我抬头看向那无尽的黑夜,突然发现,夜空中似乎多了一颗星星。不,是两颗,三颗……星星的光芒虽然微弱,却显得格外耀眼。

就在这时,灵感如泉水般涌出。我们开始向老师提出建议:“这里可以加一个转身的动作!”“这里的节奏可以再快一点!”老师点点头,欣然接受了我们的建议,然后用手指了指我们的背后——主席台前,那个我们明天将要表演的舞台。那里已经空了,上一个班级刚刚结束了他们的排练。

我们心领神会,迅速走到舞台前,排好队列。这一次,大家都显得格外认真,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无声的默契在我们之间蔓延开来,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理解与信任。音乐再次响起,我们随着节拍舞动,一,二,三,四……每一个动作都完美地卡在了节拍上,仿佛我们与音乐融为一体。

呼——排练结束了。漆黑的夜空中,繁星点点,像一块黑色的画布上镶嵌着颗颗美丽的宝石,散发出迷人的光彩。我们走到一起,摆出结束的姿势,彼此相视一笑。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焦虑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与期待。

明天,又会是美好的一天……

金华市青春中学八(9)班 张砚容

指导老师:钱巧英


少年强则中国强

金华市青春中学七(7)班 张修闻

指导老师:楼闪闪


茶香中的亲情

每个周末,一家人围坐在茶桌旁,开启一场温馨的泡茶之约。这已然成为我们家独特的习惯,也是我心底最珍视的亲情时光。

爸爸总是熟练地充当泡茶师的角色。他轻轻捻起一小撮茶叶,茶叶宛如灵动的墨绿精灵,落入剔透的茶壶。沸水倾注而下,瞬间,茶叶在水中翻腾舒展,释放出淡雅的清香。那香气悠悠袅袅,丝丝缕缕钻进鼻腔,萦绕心间。妈妈面带微笑,将洗净的茶杯一一摆好,动作轻柔且专注。我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满心期待。爸爸缓缓提起茶壶,茶水如金线,精准地落入杯中,泛起层层细腻的白沫。

一家人端起茶杯,轻轻吹散热气,小啜一口。那一刻,茶香在味蕾间绽放,暖意顺着喉咙蔓延至全身。就在这茶香氤氲之中,话题也随之展开。爸爸会讲讲他工作上的趣事,妈妈则会聊聊家里的琐事,我也会分享学校里的点点滴滴。茶香袅袅,伴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整个客厅都充满了温馨的气息。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个话题而争论不休,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相互倾听,相互理解。

在这样的交流中,我感受到父母对我的关心与理解,而我也更加了解他们为家庭默默付出的一切。没有严肃的说教,没有匆忙的催促,有的只是茶香弥漫中的轻松畅谈。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更像是一个媒介,将我们一家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闻着茶香,我会觉得特别幸福,因为我知道,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家永远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周末的泡茶时光,是我们家的一份宝贵财富。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也让我们在亲情的滋养中变得更加坚强。茶香里,藏着的是我们对彼此的关爱和陪伴,这份亲情,将伴随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金华十五中七(1)班 姜哲元

指导老师:周昉


腾飞梦

金华市青春中学七(5)班 马意宸

指导老师:曹春晓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