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1 21:10:29
来源: 无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学前,金华市南苑中学开展系列师德主题讲座,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师德交流。本次培训通过专家引领、交流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在高度思想引领中坚定教育初心,在规范底线约束中磨炼教育技能,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专家赋能启新程 拓宽教育新视野
浙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吴剑明教授以“大模型赋能教学与科研创新”为主题,在简要介绍大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详细讲解并生动演示了大模型在教学课件设计、教学提示生成、作业批改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同时,吴教授也指出大模型是教师教学科研的强大助力,帮助教师进一步掌握数字化教育新工具。
浙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唐恒钧教授聚焦“教学案例与论文写作”,从作者意识、读者意识和专家意识三个视角说明了“教学论文看什么”。唐教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拆解“从教学案例到教学论文”的转化路径,结合多篇优秀教学论文示范分析,手把手指导教师梳理论文写作逻辑,切实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研究与成果转化能力。
浙师大心理学院谢瑞波教授围绕“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立足于现实挑战与新时代要求,依托真实案例绘声绘色地分享了家庭在个体水平、整体水平、互动水平三个方面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谢教授从“三全”家庭教育指导视角出发,提出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与行动路径,为教师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学校构建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提供实用方案。
本次培训紧扣时代教育需求,既覆盖专业能力提升,又兼顾育人责任落实,为教师搭建了“学知识、拓思路、强技能”的学习平台。
交流研讨凝共识 坚守育人初心魂
随后,南苑中学举行了“紧跟时代,担育人重担 挺膺作为,守教育初心”为核心主题的师德交流会,全体教师共同探讨师德践行路径。五位不同教龄阶段的教师代表,分享育人故事、交流实践思考,展现学校教育传承的薪火力量。
郑康琦老师呼吁,身处教育变革加速期的教师更要以专业自主性应对变革,要主动钻研、提升教学效能。谈及教育初心,郑老师指出教育“真经”就在身边,她用老师们生动感人的教育案例,诠释着南苑中学教师不变的育人情怀:以真心守护学生成长,用协作传递教育温度,让教育初心在细微处闪光。
吕琳琳老师分享了自己“修己达人”的小秘诀,她化身学生的“快乐榜样”,通过经营班级情绪“安全岛”、开展趣味课堂活动,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同时,吕老师也以“热烈而坚定,真诚而勇敢”的育人理念,不断培养学生内在成长力。面对教育改革,她认为教师群体应更加主动地融入,既能够活用AI等技术赋能教学,又要坚守“育人以情”本质,平衡科技与人文温度。
徐永臣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在家庭与工作间寻求平衡的实践与思考,展现出教师群体兼顾责任与担当的职业坚守。他认为“面对教学难题与育人挑战,不躲避矛盾、敢化解问题,才是新时代教师的应然之举”。展望未来教育工作,教师要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增强学生的自尊,用有温度的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李佳老师认为“五育并举”等政策让音体美教育从“锦上添花”变为“不可或缺”。她提出音体美课堂是涵养家国情怀、守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阵地。同时,李老师还从做“五育融合”设计师、“核心素养”培育者等六方面,阐述了音体美教师践行育人担当的路径,呼吁教师们要让校园书香与艺体活力兼具,助孩子谱写美好人生乐章,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贡献力量。
柳玉莲老师分享了自己暑期全员家访、记录学生家庭细节、毕业季学生自发接力传递卡片等故事,提出教育热爱是会传承。柳老师采访数位退休教师,展现出南中历代教师“热爱为核、学习为源”的初心。面对时代挑战,执教多年的她从新教材与学生变化切入,强调教师要从学习者角度思考教学,还需潜入学生世界,通过关注多元兴趣、研读经典理论,成为学生成长的“情绪队友”,以共鸣共情实现有效沟通。柳老师以实践印证“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为教师群体呈现了坚守热爱、紧跟时代的教育范本,传递出南中教育人薪火相传、迭代成长的精神力量。
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教师们在教育实践中践行了“敬业求精”的师风,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对“新时代师德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精心管理、智慧育人”的工作方向。
长效建设强根基 续写教育新篇章
从专家培训“输入知识”到交流研讨“内化感悟”,从思想引领“明确方向”到底线约束“筑牢根基”,南苑中学构建了“学、思、行”一体的师德培育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凝聚了“潜心育人、深研教法”的育人共识。未来,南苑中学将继续以“育师”促“育人”,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思想引领中坚定育人方向,在底线约束中涵养教育情怀,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