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10:00:43
来源: 无
“五水共治”是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近年来,浦江县通过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成功走出一条从“环境赤字”到“生态红利”的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这片土地上实现和谐共生。
回望过往,以“低小散”水晶产业为代表的行业污染,曾是浦江发展的“双刃剑”,在为群众带来收入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全县数万家水晶加工作坊的机器设备昼夜不息,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排河道,昔日清澈的河流成了浑浊发白的“牛奶河”。
2013年,浦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一方面关停数万家“低小散”水晶加工企业,斩断污染源头,另一方面将剩余的水晶加工企业集中搬迁至4个水晶产业园,推动水晶产业向集约化、绿色化转型,倒逼全县水晶产业从“低小散”到“高精尖”跨越。
如今走进浦江中国水晶产业园,一些昔日的小作坊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升级+环保整治”,已转型为品牌水晶加工企业。曾在新光村办水晶加工作坊的朱冬生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搬到园区后,工作环境变好了,招工容易了,企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23年,浦江水晶产业总产值达121亿元,成为当地首个百亿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
与此同时,浦江持续放大生态和人文优势,让“美丽资源”结出“美丽经济”硕果。壶源江生态旅游带、水竹湾降龙关漂流、柳秀湾全龄段旅游目的地、溪流钓赛事周等一批优质旅游项目相继落地,构建起多元融合、全域共兴的旅游发展格局。
在该县檀溪镇,水竹湾降龙关漂流以198米落差、18道关卡和100余个冲滩点,串联起“秘境水世界”的野趣之旅。项目运营后,年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带动150余人就业,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百万元。
大畈乡柳秀湾项目则围绕“生态观光、亲子游乐、康养度假、情侣打卡”四大核心需求,规划亲子乐园、民宿集群、茶餐厅等十大特色板块,打造全龄段友好型旅游目的地。自运营以来,营业额已突破500万元,成为长三角暑期乡村游的热门目的地。
浦江的生态旅游不止于“看风景”,更通过文旅融合,创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大畈乡依托优质山水资源与人文底蕴,推出系列研学实践项目。大畈营地和上河诗乐体验博物馆相继开设中小学生劳动和安全教育研学、中老年唱诗研学等活动,累计接待县内外研学团队20批次、超1万人次,承接企事业单位团建活动6000余人次。
今年3月,虞宅乡“环茜溪——壶源江15分钟亲水圈”滨水绿道正式引入“小浦出行”共享电动车,成为该县首条共享电动车骑行游线。首批投放的30辆共享电动车,有效串联起新光村、下湾太极水涧、前明海豹泉、鱼泡泡乐园、沉钟泉、席场堰、席场桥、壶溪八景、17K滨水露营基地等沿线景点,成为游客低碳出行新选择。“骑共享电动车漫游茜溪,已成为年轻人享受假期的流行方式。”大学生虞伊娇说道。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浦江全域旅游人次达423.4万人次,增速16%;旅游综合收入36.17亿元,增速17%,两项指标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
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红利正广泛惠及乡村百姓。通过“资源入股+保底分红”“村集体+企业+农户”等创新机制,浦江有效激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从全域治理到全域旅游,从传统制造到“绿色智造”,浦江以生动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共赢。如今,绿水青山已成为浦江亮丽的发展底色,“金山银山”也正成为百姓最真切的获得感。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