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11:21:00
来源: 无
“孩子们,你们当中有谁会唱《东方红》?”人群中,大多数孩子沉默了。她拿起话筒,教孩子们一句一句唱了起来。
这是9月1日发生在市宾虹小学的一幕。教孩子们唱歌的是辽宁省鞍山市弘莲红色博物馆馆长葛继红。与她一起走进学校的,还有她从鞍山带来的近千件红色老物件。
“金华是我们全国红色巡展的一站。这次我们带着红色老物件走进驻金某部和学校,希望透过红色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葛继红说,这是她家几代人坚持收集红色老物件的初心。
收藏红色老物件留存初心记忆
葛继红出身于军人家庭,伯父和伯母参加过抗日战争,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我是读《毛泽东选集》长大的,从小就听着父辈们讲先烈的故事。”受家庭影响,她从小有着浓厚的崇军情结。
1999年,葛继红从企业下岗,开始自主创业。近些年来,事业稳定的她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拥军。谈起红色老物件收藏,她坦言也是源自父辈的传承,“记得小时候,我家里就有很多毛主席的著作,还有一些父辈保存下来的抗战老物件”。
2007年,葛继红沿着先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沿路看见许多红色老物件散落民间,且被明码标价,这让她十分痛心,她掏空钱包将看见的红色老物件买了回去,“那时候我就在想,红色老物件是无价的,它们应该被保护起来,无偿地展陈给世人看”。
有了这个念头,葛继红立即着手收集整理红色老物件。此举得到众多老兵及其家属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捐赠家中留存的红色物件。这些年,葛继红还走遍全国各地革命老区、拜访各地红色收藏协会,自费收藏革命战争年代的老物件,只为留存那份红色记忆。
红军门板、红军茶馆的桌椅板凳、红军行军时穿的蓑衣草鞋……讲起这些物件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葛继红十分动容:“这些门板是我从红军借住过的群众家里收来的,红军们用它们当床铺、担架……这些都是我们党一路走来的光辉见证。”
记者了解到,弘莲红色博物馆于2019年动工,2020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全馆按不同历史阶段分为井冈山革命时期、延安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10个主题展区,展出兵器、服装、书籍资料等万余件(套)红色展品。葛继红说,她希望将这些红色展品带到全国展出,让更多人看到背后的红色故事。
一次展览带来的不只是震撼
此次来金华展出,葛继红带来了镇馆之宝——一枚苏维埃政府时期的公章。此外,还有毛泽东写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亲笔信,列宁学校的牌匾,二十五军党支部的牌匾……葛继红介绍,此次展出的红色展品主要分为井冈山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时期和抗美援朝时期,其中抗战红色展品约占8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全国巡展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提醒大家珍爱和平、不忘历史。”展陈现场,不少学生看得入神,还不时与身边同学讨论。碰到知识盲区,学生们还会向葛继红和身边的老师请教。
“每一件红色老物件背后,都是一次触及心灵的教育。”葛继红介绍,她在收集红色老物件过程中,了解到许多参战老兵的战斗故事,他们还捐赠了在战场使用过的军用毛毯、茶缸等老物件,“特别是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高清云,捐出6枚军功章,让寻访志愿者和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非常感动”。
一次展览带来的不只是震撼,还有对红色精神的感悟。现场,记者碰见了战斗英雄李富胜的儿子李新,他正带着读四年级的孙子李悟看展。“你的太公也是一名军人,在战场上打过日本鬼子,是他们这代人不怕牺牲,才换来现在的美好生活。”李新边看展,边和身边的孙子说着往事。李悟看着展板,又望了眼身旁的爷爷,若有所思地说:“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传承红色精神,让祖国更强大。”
市宾虹小学五年级学生王艺萱在几块印有抗战老兵足迹的展板前看得出神。“这些老爷爷太伟大了,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要深学先烈事迹,让红色基因在我们一代代传下去。”王艺萱说,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承载岁月的实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都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让他们深切体会到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来金展出背后的故事很深很远
采访时,记者心中始终音绕着一个疑问:“葛继红为何带着近千件红色老物件来金华展出?”这背后不得不提一个人:孟祥斌烈士的遗孀叶庆华,此次葛继红来金正是受她之邀。
叶庆华与葛继红相识是在今年上半年。今年清明,为烈士寻亲志愿者到鞍山市为参加过狼牙山反扫荡、百团大战等战役的老红军余新元扫墓。扫墓后,他来到弘莲红色博物馆参观,顺便讲起了叶庆华为烈士寻亲的事,希望葛继红在东北地区帮助寻找烈士家属。
“当时,当地为烈士寻亲志愿者还把我找到的‘五次战役烈字0801-0900号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存根联’也带上了,葛继红当即决定要为这101位抗美援朝烈士,免费建一座永久的英雄碑林。”这让叶庆华十分感动。五一前夕,叶庆华还和烈士遗腹子金志建来到鞍山弘莲“拥军墓园”,为金华籍抗美援朝烈士金汝连安了“家”。
在鞍山市,传统墓穴都在万元以上,而在弘莲“拥军墓园”,抗美援朝老军人、乡镇的复员军人、烈士等特殊群体不仅享受免费树葬礼遇,墓园还不设使用年限、不收管理费用。“送烈士最后一程,不能只算经济账。”葛继红说,她的父亲也是抗美援朝老兵,如今昔日硝烟已散,但英雄精神早已融入骨血,成了永不褪去的鲜红底色。
“邀请葛继红来金华展览,更重要的是金华人民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叶庆华说,抗战时期,杭州沦陷后,金华地处浙赣咽喉,成了通向西南大后方的交通枢纽,于是金华也就成为抗战初期全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担负起了保卫浙江、守卫国土的职责。
“浙赣战役金华沦陷后,日寇在金华杀人放火,更是在义乌、兰溪等地实施细菌战,残害了无数生命,但金华人民从来没有屈服,先是抗日自卫总队在金华创建,后有中共金萧支队在金义浦兰建立抗日根据地,金华人民在九死一生中争取到了最后的胜利。”叶庆华说,她也希望能借此展览,让金华人民透过红色老物件铭记历史,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