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15:50:45
来源: 无
“第一次见到这么大一片荷塘,更没想到一颗小小的莲子有这么大的致富能量。”近日,中国传媒大学“研行中国·实践育人”研究生暑期实践教学团队走进武义南部山区,围绕“振兴路上:新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主题开展实践调研。
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深入县前村、山下鲍村、马口村、江下村、延福寺、十里荷花、老农天地、五柳小院、梧鸣谷、小黄山、牛头山等地,在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和企业厂房直观感受武义乡村的发展现状和治理情况,通过与村干部、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乡村企业家、村民代表等不同群体开展座谈,广泛收集信息和观点,围绕乡村治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何团队会选择从北京千里迢迢来武义开展实践调研?原来,本次活动的带队教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风正是武义大溪口乡人。已经在中国传媒大学任教28年的吴教授每年都会回到老家,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一直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和宣传武义,这次的实践主题正好和武义乡村发展相契合,让我第一次有机会带团队到武义来。”
在十里荷花物种园,团队围坐一起,听负责人王核讲述创业故事。“武义的山水很漂亮,很多村庄都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像这个十里荷花物种园,在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能帮他们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来自北京的梁思佳是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除了武义农村的乡村治理模式,武义的风土人情也让她大开眼界,“武义醋鸡实在太好吃了,还有宣平馄饨馅儿多,超实惠,我们同学都很喜欢这里的美食。”
“在接地气的课程中,学生可以不断积累采访经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采访技能。”吴教授介绍,乡村发展这类现实议题,可以让学生在挖掘新闻线索、开展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专业报道与分析成果,为以后参与各类新闻实践活动、服务社会积累素材。
在采访过程中,团队注意到一个群体——在山村创业的年轻人。五柳小院的陶广、梧鸣谷的倪武骏、十里荷花的王胡傲……“乡村避免衰败的关键就是年轻人的回归,通过年轻人把更多的年轻人引进来,在政策支持下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打算做一个系列报道,把这些年轻人回乡创业、振兴乡村的故事进行挖掘传播。”吴教授表示,开学后,这次活动的教学成果会在学校进行展示,同时校方也会将优秀作品通过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进一步推广武义的乡村治理经验和特色旅游资源。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