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21:30:43
来源: 无
在历史的长河中,秀美神秘的金华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左元放、沈约、刘长卿、戴叔伦、陆游、文天祥、徐霞客、郁达夫……一代代文人墨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只为一座山而来。如今,它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蝶变之路也吸引着浙江师范大学思政干部和青年教师们前来探索、学习和思考,这座古老而年轻的文化名山正在成为大学师生们行走的思政课堂。
8月31日,200多名浙江师范大学思政干部和青年教师们走进金华山,开启了一场名为“问道金华山:寻文化根脉,筑时代精神”的暑期思政干部现场实践教学。
思政干部和教师们先后考察了金华山数字博物馆、鹿田书院、黄大仙祖宫、LULUPARK 自然公园、非遗馆、双龙洞、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毛泽东主席视察双龙电站旧址、开罗吉市等景点及业态。
万年金华山,历史文化悠久厚重,齐天山色秀丽奇绝。近年来,景区不断推出新业态、新场景,焕发新风貌,涌现了诸多深受年轻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大家在点赞的同时,深切感受到金华山在文旅深度融合方面的巨大成就,体会到景区在奋力书写5A后半篇文章新征程中的奋进姿态、进取精神。
浙师大学工部部长俞明祥表示:“金华山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创5A成功之后,有许多新业态将文化元素与数字赋能深度融合,深受思想活跃年轻大学生喜爱,这次带领全校学工团队走进金华山,就是要沉浸式地体验金华山根植于文化传统的奋进历程及蝶变故事,大家有很多新的学习体会。”
在考察学习中,思政干部及青年教师们亲身感受了金华山“一篇课文、两项非遗、三教融合、百位名人”的文化标识,在发电机组遗址中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感悟“婺学正源”的文化自信,在金华山的业态创新、产业蝶变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从共富成果中感知乡村振兴,感悟“两山”理念真谛,共话时代担当。
浙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陈超超对鹿田书院印象深刻:“这里是浙中理学学派的基础和起源,我们在书院参观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书院文化所传递出来的家国情怀,这个跟我们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想要跟学生提倡的‘强国有我’这样的青年担当的精神也是非常契合的。”
浙师大化材学院辅导员徐一诺则表示,她发现金华山特别考虑年轻人的需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也可以将学生的心理课堂带到这里,在户外草坪上与他们进行活动和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在大学生活和学习。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不仅让高校教师亲身感受到金华山的发展成就,更搭建起校地合作的新桥梁,让金华山成为独具特色的思政实践基地,让浙师青年们在山水之间感悟真理力量,打造高校思政课形态内容的创新样板,更好地助力金华山由“古老的山”蝶变“少年的山”,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实现景校共荣的双赢。俞明祥表示,下一步,浙江师范大学将发动更多的大学生,通过学校各平台及媒体,推介金华山,跟金华山来一次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可以带领大中小学的学生把金华山作为一个基地,大手牵小手共同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还可以组织留学生团队走进金华山,让‘老外’亲身体验后,通过自媒体讲好金华山故事,更好地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