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09:11:38
来源: 无
在浙中山区的层峦叠嶂间,磐安县仁川镇以“强城、兴村、融合”为战略指引,通过文体活动聚合力、片区组团谋发展、特色产业拓路径,打造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样板。从徒步毅行凝聚的干群同心,到天网片区的协同发展,再到红山茶花产业的生态赋能,这座革命老区正以多元实践,书写高海拔山区的共富答卷。
日前,一场以“组团同走共富路,七夕相约青梅尖”为主题的徒步毅行活动在磐安县仁川镇举行,600余名来自该县及周边地区的党员干部和职工代表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这场活动不仅让人用脚步丈量仁川镇的秀美山川,也生动诠释了仁川镇以组团模式推进乡村振兴、奔向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与创新实践。
今年的徒步毅行活动,除常规欢乐路线外,特别开设登顶1314米青梅尖的挑战路线,寓意“同心共富一路行”;趣味游戏、幸运抽奖等环节的设置,更让健身运动与休闲娱乐无缝衔接。这种“运动+文化+党建”的模式,不仅强健了干部群众的体魄,更筑牢了团队凝聚力,为乡村发展注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动力。
正如仁川镇党委书记朱培滨所言:“每一个坚实的脚印都成为丈量发展、凝聚共识的刻度,每一滴奋斗的汗水都浇灌在共同富裕的沃土之上。”连续十年的毅行活动,让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更让“组团发展”的共识在干群心中扎根。
若说徒步毅行是精神纽带,那片区组团发展便是仁川镇乡村振兴的核心路径。作为首批省级山区海岛县重点村所在乡镇,仁川镇聚焦“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以天网片区为试点,打破天山、天马、天龙、青梅四个村的行政壁垒,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差异发展”的共富路。
自2021年组建云顶天网党建联盟起,仁川镇便以“整体规划”为核心,推动片区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在生态旅游领域,片区整合青梅尖、乌阴潭、天马茶园等景点,串联成绿色旅游线路,各村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业态:天山村打造高端民宿集聚区,天马村建设影视拍摄基地,青梅村开发高山露营基地,“共享景区”格局初步形成。在产业发展方面,依托“油茶之乡”的资源优势,片区落地高山红花油茶生态种植基地、浙江红花油茶国家良种选育基地等项目,并在天山新区建成“天天加油”共富工坊,让村民既能拿土地分红,又能在家门口务工,实现“一粒油茶果”变身“共富金果子”。
如今的天网片区,已成为高海拔山区协同发展的典范。朱培滨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油茶全产业链+全域旅游+生态共富”融合发展轴,打通片区环线,构建全域旅游圈,让四个村在协同中奔向共富,打造可复制的“天网方案”。
仁川镇的乡村振兴实践,还吸引了外部优秀企业积极参与,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助力、农民主体的良好局面。国产品牌林清轩的实践就是典型例证。
8月底,林清轩在仁川镇海拔1300米的红山茶花基地举办“山茶果熟了溯源之旅”。谁能想到,如今种植着山茶花的土地,曾因强风侵蚀导致肥力流失。林清轩入驻后,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红山茶花树能保持水土、抵消碳排放,其果实提炼的山茶花油更成为高端护肤品原料。从过去作为食用油、洗涤剂的低端应用,到如今延伸至化妆品领域,甚至茶花、茶叶等边角料都变废为宝,红山茶花的产业价值实现质的飞跃。
从文体活动凝聚的精神合力,到片区组团的协同之力,再到特色产业的生态之力,仁川镇正以多元实践破解山区发展难题。未来,随着油茶产业的深化、天网片区的提质、生态资源的持续激活,这座浙中山镇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高海拔山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多“仁川经验”。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