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20:10:09
来源: 无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活态传承,提升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近日,浦江县黄宅镇治平中心小学开展了以“鱼灯寻韵非遗接力”为主题的鱼灯制作教师培训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让教师亲身体验非遗魅力,掌握鱼灯制作技艺,为新学期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鱼灯作为传统民俗工艺品,不仅蕴含着“年年有余”“鱼跃龙门”的美好寓意,而且体现了民间匠人的智慧与审美。在学校专职美术老师于慧艳和潘添乐的细致指导下,教师们从选竹篾、扎制骨架,到糊纸绘彩、安装灯具,逐步学习了鱼灯制作的完整流程。每一道工序都需耐心与匠心,活动现场氛围热烈,教师们专注投入,在亲手实践中感受着非遗技艺的精妙与不易。
“非遗接力”是本次培训的核心精神。学校认为,教师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桥梁,只有教师先学懂、弄通、做实,才能将非遗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心田。许多教师表示,虽然初次接触鱼灯制作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团队协作、反复尝试,最终看到自己制作的鱼灯亮起时,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不仅是一门手艺的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感悟和职业洗礼。
此外,此次培训是治平中小构建“非遗校园”特色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学校未来计划将鱼灯制作纳入美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结合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鱼灯巡游、展览展演等文化活动,让非遗从“进校园”升级为“在校园生根”,使学生能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文化认同与自豪感,从而提升文化自信。
学校始终秉持“智圆行方舒展成趣”的办学理念,深耕乡土文化沃土。此次教师非遗鱼灯制作培训活动提升了全体教师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感。学校将继续探索非遗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让传统技艺在校园中焕发新生,为培养拥有文化自信和动手能力的新时代少年贡献力量。一盏盏鱼灯,照亮的不只是教室,更是文化传承的未来之路。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