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社区   正文

【体验报告】24小时有“医”靠

2025-09-04 08:07:03

来源: 无

作者: 方令航/文 俞佳妮/摄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中家庭小型化趋势愈发明显,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失智和患慢病的老年人不断增多,其医疗康复和护理照料问题日益突出。“无陪护”病房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由护士和护理员组成的专业护理团队替代家属,负责患者24小时的病情监测、鼻饲等专业生活护理,用“标准化照护”替代“经验式陪护”。从去年开始,市区一些医院推出“无陪护”病房,方便患者安心治疗,家属放心托付。日前记者现场体验这种医疗服务,感受“一人住院不再全家受累”的官方保障。

专业护理员24小时照护

在广福医院,记者看到康复、呼吸、结核三个病区住院部开设有“无陪护”病房,病床前有2个呼叫铃,一个找护士、一个找护理员,不过多数时候护理员都在患者身边活动。兰溪患者张金元刚做了一次大手术,由于左臂残障无法自我料理,而家人也工作繁忙,“无陪护”病房救了她的急。11时的开饭时间,护理员来到床边熟练地扶她坐起来,端水、喂饭……站在一旁的记者几乎插不上手。张金元边用餐边告诉记者,如果自己请护工动辄一天200多元,经济上难以承受。

“听医院说‘无陪护’服务120元一天就马上住过来了,不仅费用低,照料得比我还周全,可以说专业又细心。”正好从兰溪赶来探望的张金元丈夫说。“无陪护”病房让病人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切实解决了患者家庭的实际困难。

设立金华首个“无陪护”病区后,广福医院从福州引进专业的第三方护理服务,不仅有利于患者规范化治疗,促进快速康复,更降低了患者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几率,减轻家属的照护压力。

护理员的工作场地就在病房,在护士的管理及指导下,陪护在患者身边按等级护理要求实施生活照护。护理员杨文革告诉记者,照护进食只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涵盖了从入院、检查、治疗到出院的全程管理,“协助患者进食的每个环节我们都有流程,比如先给患者洗手,注意餐前、餐后吃的口服药,及时测量血糖等。如果病人去检查,我们病区配备专职陪检人员,根据检查项目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将患者送至检查点,这样的后勤保障更集约高效”。

记者了解到,护理员的护理费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分等级收费,每天70元至160元,大大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隔壁病床的老林也是这项服务的受益者:“之前住院找护工基本是每天300元,‘无陪护’的价格低了不少,而且专业照护如翻身拍背、压疮预防以及康复训练这些,一般家属往往手忙脚乱,专业护理更放心。”


为特殊患者筑起“院内外”安全网

去年开始我市多家医院相继施行“无陪护”病房,2025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浙江省按照11个地市全覆盖的原则,鼓励各地继续开展探索。

血透室在多数人眼里是个神秘的地方。“每次透析过程长达4—5个小时,病人一进透析室我们便开始忙碌,中间进食、喝水、如厕都要全程搀扶。”护士袁兰告诉记者,血透开机铃声响起,便是使命必达,这份守护的承诺甚至延伸至医院大门之外。

患者郭大叔喜欢吃水果,有一次因为家中有事透析延迟一天,第二天上午回访时,郭大叔说脚有些乏力,护士长通过经验并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第一时间判断可能出现高钾血症,医院立刻安排机位并准备抢救仪器及设备。等郭大叔到达医院大堂时,双脚已几乎走不动,在血透中心医护人员和心血管内科主任会诊施救下,他恢复正常度过一劫。

金华联济医院现有90多名透析病人,该院结合自身特点在血透中心进行“护士+护理员”专业照护服务探索。聚焦高龄、失能、行动不便、无稳定陪护家属的特殊患者,专业团队全程负责治疗及生活照护,服务涵盖安全转运、治疗全程监护、生活协助(如厕、进食等)、应急处理等,为特殊患者筑起全天候的“院内外”安全网。

很多透析病人每周3次独自往返于家里和医院之间,为了帮助他们走好风雨无阻的透析之路,联济医院设立主人翁奖,鼓励血透护士“一肩挑双岗”,并开通平价病床帮助来往不便的患者。“无陪护”透析病房模式,为患者卸下了家人分身乏术的重担,更将关怀精准注入患者心间。

正在透析的患者刘女士主动和记者聊起体会:“去年刚来这里,女儿还请年休假陪过一周,但从整个血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医护人员配合默契,她们不仅给我们提供专业的透析服务,还通过交流给予心理安抚,比亲属照顾得还好。”用专业守护,解后顾之忧,“无陪护”病房绝非责任的消减,而是专业照护的全新延伸,血透护士直接做照护工作,对病情的把控和对风险的预判,是普通护工难以企及的。

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无陪护”病房和“请护工”的区别在于纳入医院管理体系后,照护更专业、管理更规范、责任更明确。通过社会机构和医院的双培训、双考核,护理员的服务质量能够得到更大保证。不过理想和现实之间仍有差距,从长远来看,如何通过提升待遇、提高职业认同等物质和精神激励,来保障人才的专业度,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关系着这项服务的长远发展。“我们血透中心实行专业护士直接照护,而不是额外聘请护理人员,就是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标准的全程照护服务。”金华联济医院院长徐小君表示,后续会把“无陪护”血透病房的经验总结推广,将照护服务打磨得更精、更细。

“无陪护”病房服务在我市一些医院推出后,选择该服务的患者占比在30%左右,患者满意度很高。今年我市已推出《老龄化背景下基层医院无陪护病房探索与实践》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伴随更多医院将优质力量引入到“无陪护”病房,服务专业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记者手记:


当家人无法时刻陪伴在侧,不妨将信任交托给医院。目前免陪照护服务在我市还属起步试点,要在推广的路上越走越顺,还需要多方面协助。在“421”家庭结构、异地居住等现实条件下,住院陪护面临诸多难处,让家属不再奔波疲累,患者得到更专业的照护,免陪照护服务提供了新的选择。在传统观念转变的同时,“免陪”并不等于对患者的关心减弱,家属也可以通过精神支持等方式来慰藉患者。

从短期看,“无陪护”病房可以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放心的选项;从长期来看,“无陪护”病房作为医疗服务的延伸,能从根源上增加对人的关注,增加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如何在尽量减轻患者经济压力、维持“无陪护”病房高效运行之间求得平衡,同样决定着这项服务能否达到预期。对“无陪护”病房,我们不妨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多一份鼓励和支持。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