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09:51:58
来源: 无
近日,义乌市人大江东街道工委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核心,深入开展意见征求工作。人大江东街道工委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走进餐饮街区走访调研,倾听民情、共商惠民实事,将街区“经济热度”转化为民生服务“温度”,为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实现社区服务共享注入新动能。
后厨“探店”查隐患
普法监督促提升
“食材新鲜度如何保障?”“操作流程是否符合规范?”“卫生状况能否达标?”带着这些与群众饮食安全息息相关的问题,人大江东街道工委组织的调研组,走进贵溪兄弟土菜馆后厨,开展全链条勘查。
调研过程中,人大代表们重点围绕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经营规范执行、食品加工处理区卫生状况、设施设备清洁维护等关键环节,细致排查潜在问题,致力于提升餐饮街区商铺“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食品安全法里要求的索证索票、健康上岗,不只是纸上的条款,更是商户对每一位顾客的责任。”人大代表刘勤一边检查,一边向商户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知识。商户们认真记录检查要点,当场就整改了3处安全隐患,实现了从以往被动接受检查,到现在主动排查问题的积极转变。
现场“拉家常”征意见
民声直通立法环节
“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在监管方式上有哪些新变化?”“我们在收集群众意见时,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在调研现场,人大代表何律师开设“普法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内容,帮助社区信息员准确理解立法意图,让意见征集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
意见征询环节,消费者、商户、人大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等各方齐聚,围绕食品安全监管与治理展开热烈讨论。消费者张阿姨结合老年群体饮食需求,提出要重点关注食材新鲜度,兼顾食品健康与口感。贵溪小厨负责人建议执法部门坚持刚柔并济,让政策执行更接地气,通过监管与引导相结合,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人大代表毛胜平则从商户自律与部门监管双重角度出发,提议推行“批批检、件件录”的透明化监管模式,同时建议政府加强引导,帮助餐饮行业重建消费信任。塔下洲社区工作人员聚焦协作治理,提出通过社区食堂、定向配送等合作机制,实现食品安全与经营效益双赢。
此次现场征集的13条建议中,8条当场得到落实,剩余建议被纳入监督清单,真正实现了立法征询在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也印证了食品安全作为“良心工程”,需要经营者自律、消费者认知、多方协同共治的共识。
创新服务解痛点
经济反哺暖民生
江西小炒在义乌走红,塔下洲社区作为“义乌特色美食”江西小炒的聚集地,如何破解餐饮经营痛点,实现街区经营、社区治理与居民生活的和谐统一,成为提升营商环境的关键。
“塔下洲社区的铜材大厦聚集了不少青年人才,咱们能不能针对青年夜校学员和职场新人,推出专属优惠?让江西菜更贴近年轻人,进一步拓宽市场。”人大代表刘勤结合社区实际,提出创新思路。
贵溪兄弟土菜馆老板吴先生当场响应:“我们可以推出适合单人食用的‘小份菜’,还能给青年夜校学员的‘联名卡’、铜材大厦人才提供8折以上专属折扣,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江西味道。”
人大江东街道工委借此契机,推动建立“街企一体”服务供给模式。人大代表发挥监督作用,协助社区搭建沟通平台,引导餐饮商户将商业服务融入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解难疏困—提质增效—反哺社区”的良性循环。
从后厨检查到立法征询,从问题收集到惠民举措落地,义乌市人大江东街道工委通过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强化多方融合赋能、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将基层声音转化为科学立法的重要参考,切实发挥“立法直通车、民意连心桥”作用,为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持续发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