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义乌   正文

“低成本”养娃实现“高产出”,这本家庭教育书籍里“总有一款适合你”

2025-09-04 12:28:17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林佩佩 金晓英

9月3日下午,《来自十六个普通家庭教育的报告》出版发行座谈会在义乌市绣湖小学举行。据悉,本书出版得到了义乌市科协、妇联、教育局等多部门的大力支持,新书上线发布当天就吸引十几万“云家长”关注阅读,成为当下义乌破解家庭教育焦虑、传递科学教育理念的热门读物,为义乌构建儿童友好成长环境注入科学优育力量。

本书主编何建农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六、七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兼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主任、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席,此前已出版《小商品,大世界》《义乌之第一》《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等多部扎根义乌的作品。在新书中,十六个家庭,父母学历背景不一,孩子爱好禀赋有异,但他们的教育又很相似:从容自如且成本低廉。他认为,家庭教育不应是“拼资源、抢进度”的焦虑竞赛,而是以尊重为基础、以陪伴为核心,为孩子创设自然成长的空间。

作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家庭教育专家贾少华教授给予高度评价并专门为本书作《序》。他在序言中说,良好家庭教育习惯的养成,不仅能为教育筑牢根基,更能帮助孩子建立健全人格,是义乌儿童友好成长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强迫、不包办,而是根据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因家施策”,让孩子在被看见、被尊重中主动学会成长,这恰与义乌包容多元的城市精神相契合。

本书出品人之一李俏红,则用“真实”“启示”“责任”六个字精准提炼出全书精华。她表示,书中案例之所以能引发义乌家长共鸣,正是因为其贴近本地普通家庭的生活场景,既展现了教育中的困惑与挑战,更提供“低成本高产出”的可行路径:无需高额补习费用,通过日常阅读习惯的培养、亲子沟通的优化,就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律与自信。这种接地气的实践方案,也契合了科学教育“重方法、轻焦虑”的内核。

座谈会现场,义乌中学原校长朱跃望对该书也给予高度认可,称其是“培养孩子人格魅力的及时雨”。他提到,书中多个案例印证了“习惯比天赋重要”“人格成长是一切成长的基础”等科学教育规律,比如有孩子凭借长期阅读习惯考上重点大学,有孩子在父母引导下从厌学走向自律——这些故事打破了“教育必须高投入”的误区,让更多家长明白:构建儿童友好的成长环境,关键不在于物质条件,而在于是否能用科学的方式,给予孩子爱、尊重与适当的引导。

(何建农给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赠书)

《来自十六个普通家庭教育的报告》以“真实案例+深度思考”的形式,覆盖自信心培养、家校共育、独立精神塑造等家庭教育关键领域。该书不仅是破解家庭教育焦虑的“工具书”,更是助力城市培育“高质量孩子”的“养分剂”。

本书以普通家庭的真实实践,为义乌家长提供了科学育人的路径,让更多孩子能在爱与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为有独立人格、有责任担当、有创新活力的新时代青少年,也为进一步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的完善注入更多温暖与力量。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