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教育   正文

李渔幼儿园季小静:行走的课堂,探寻旅行对幼儿的深远教育价值

2025-09-04 15:54:45

来源: 无

作者: 通讯员 季小静

◇季小静

人物名片:金华市李渔幼儿园书记、园长,开发区幼教教研员,高级教师,长三角名园长培养对象、浙派名园长培养对象、金华市第七批1155名园长培养对象,区拔尖人才、区最美教师、区师德标兵。

伴着孩子们重返校园的笑声,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新学期的起点。回望这个暑假,对3-6岁幼儿来说,他们在旅行中拥抱自然、体验社会、感受亲情。这段走出教室的时光,悄然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真实、最丰盈的教育场景,正契合了“生活即教育”的学前教育理念。

一、亲子共游:在亲密陪伴中构建安全与自信

旅行是开启亲子深度对话的一把钥匙,让陪伴在探索中焕发新的意义。在旅行中,亲子关系悄然转变:父母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督促者,而是与孩子共同探索、共同经历的伙伴。他们一起在草地上追逐翩跹的蝴蝶,一起在海边迎接奔腾的海浪,一起攀登并不陡峭的小山,晚间则在住宿地回顾一天的发现与快乐。这些专属于彼此的陪伴时光,不仅是孩子心中温暖一生的“安全感记忆”,更在一次次完成“小挑战”的过程中,让孩子真实积累“我能行”的自信,逐渐培养起面对未知的勇气与韧性。

二、自然启蒙:在多感官体验中萌发生态意识与探索精神

旅行是唤醒感官与世界对话的一扇窗,让幼儿在真实体验中构建对自然的初认知。旅行将幼儿从封闭空间和电子屏幕中释放出来,将他们置于真实、丰富、开放的自然环境中:用脚丫感知草地的柔软与沙石的粗糙,用双手触摸溪水的清凉与贝壳的温润,用嗅觉体验松林的清新与海洋的气息,用听觉捕捉夏夜的虫鸣与山间的风吟……这种多通道、沉浸式的感官体验,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佳途径。当他们亲眼观察到蝴蝶破茧、蚂蚁协作、潮汐规律等现象,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更加真实与丰富。

三、社会认知:在文化浸润中理解多元世界与集体规则

旅行是幼儿走向广阔社会的一扇窗,在亲身体验中埋下包容与秩序的种子。在旅行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品尝地方特色食物、观察不同建筑风格、聆听当地方言与习俗,感知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从而在对比中形成初步的文化理解与包容态度。同时,孩子们也在真实场景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公共礼仪:他们学着在公共交通中轻声细语不扰他人,在陌生环境中懂得礼让与尊重,在排队等待时学会耐心与秩序。

四、经验延续:让旅行成为学习的起点而非终点

旅行是延伸学习的一座桥梁,让教育跨越时空,在回忆与分享中持续生长。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体验并不因旅行结束而终止。家长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沉淀与延伸旅行经验,锻炼孩子的叙事表达、表征能力与记忆整合,如:共同制作旅行手账,用实物粘贴与绘画记录所见所闻;整理照片与视频,并鼓励孩子向家人复述旅行故事……开学后,幼儿园亦可组织“我的暑假旅行”分享会,让孩子们展示带回的“宝贝”(石头、贝壳、明信片等),讲述自己的见闻。将旅行中的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分享的宝贵资源,便能实现从家庭实践到园所共育的有效衔接与升华。

旅行是童年最美的探索课堂,一次用心的短途旅行,能够在孩子心中种下探索的种子。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以最自然、最愉悦的方式,认识世界、感知生命、建构自我。而这份成长,也将成为孩子们新学期在园里探索与表达的新动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