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08:16:02
来源: 无
“轰……”当礼炮声从手机里传来,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应世灵浑浊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屏幕上,45个方(梯)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通过天安门,老人连声叫好。9月3日下午,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江滨社区副主任徐艳燕、网格员张朝方和3名志愿者捧着鲜花、水果和理发工具,悄悄推开了金华市文荣医院老年科病房的门。
“他们来了吗?”过去两小时,应爷爷已经问了多遍。看到熟悉的“红马甲”,老人咧开嘴,笑得像个孩子。“应爷爷,今天咱们一起‘受阅’!”徐艳燕弯着腰,把手机支在老人眼前。“我是1951年跨过鸭绿江的,一去就是三年……”应爷爷的声音沙哑却有力。
网格员张朝方趁机帮老人在浙里办App里完成了优抚对象资料申请;3名志愿者则弯腰给老人剪指甲、揉肩。“爷爷的皮肤比4年前,第一次服务时好多了。”志愿者潘雪云说道。2021年起,江滨社区就把应爷爷列入“红色重点关怀”名单:志愿者每周上门理发、打扫、做理疗;家里灯管坏了、轮椅轮胎瘪了,网格员15分钟内到场。“有事找社区,就近找网格,不是口号,是我们的‘老兵服务热线’。”这是江滨社区党委书记王建华常说的话。
临别,应爷爷的女儿应跃娟追出病房,硬往志愿者手里塞水果:“你们把老爷子当家人,我们也把社区当娘家。” 病房窗外,夕阳把城市镀上一层金色。手机里,阅兵直播已结束,但礼炮的回声似乎仍在走廊里震荡,提醒着每一个人:硝烟散尽,山河无恙,英雄从未被遗忘。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