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城事   正文

武义非遗匠人携泥水画进京参展

2025-09-05 10:21:52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卢奕仿 通讯员 吴丁宁

近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泥水画”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王舍安受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邀请,将携六件精心创作的作品赴京,参加于9月底举行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工匠名师展示活动。这些作品融合传统技艺与丰收主题,旨在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武义非遗的独特魅力与乡村文化的蓬勃风采。

王舍安出生于武义县俞源村,自幼酷爱绘画,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初中毕业后,他拜师学艺,深耕民间技艺,一度在县城以画像、捏泥像为生。凭借艺术天赋与不懈努力,他的技艺日益精进,逐渐在泥水画、泥塑、根艺等领域形成个人风格。如今,他不仅是多项荣誉获得者——如“国家级工匠名师”“浙江工艺美术大师”等,更是武义县非遗“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成为乡村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的中坚力量。

据悉,本次参展作品紧扣“武义特色”与“丰收主题”。其中一件为武义泥水画缩小版作品,完整复刻了俞源及武义多地的古建筑泥水画精华,构图大气、纹样繁复,展现出浓郁的地方艺术风格。另一件创新采用“泥水画+浮雕”形式,生动刻画稻麦丰收、农民欢庆的场景,将传统技艺与丰收喜悦巧妙融合。目前所有作品仍在紧张创作中,预计半个月后全部完成。

“不仅要展示技艺,更要让大家了解武义这座好地方。”王舍安表示,希望借助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高规格平台,推动武义泥水画、泥塑等非遗技艺走向全国,同时宣传家乡的优质农产品和山水风光,进一步提升武义的文化与品牌影响力。

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舍安数十年来坚守民间艺术,累计创作美术作品数百件,绘制泥水画上万平方米。自2020年起,他已免费培养学员400余名。此次参展既是对他个人造诣的肯定,也是对浙江乡村工匠和非遗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与国内外同行交流技艺、分享经验,探索非遗融入现代乡村发展与文旅融合的新路径,让武义文化借助丰收节的舞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王舍安信心满满地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